诸葛亮自编自演三顾茅庐
诸葛亮亲自到刘备驻兵处探营,毛遂自荐失败了。但在历史上,这只是诸葛亮和刘备建立关系的开始。那么后来在《三国志》中明确记载的“三顾茅庐”之说又是怎么来的呢?是刘备突然发现诸葛亮有得天下之才而去三顾吗?不是。他们之间关系进一步的发展,事实上得益于诸葛亮的老师、岳父的共同施谋。
当时,诸葛亮与刘备初次见面后出了刘备的大营,心中充满失望与怅然,本来是满怀希望而来,却是这般结果而归。他心情郁闷,无心逗留,便踏上了回隆中的大道。
诸葛亮见到岳父黄承彦,讲述了自己在樊城的遭遇,不由长叹一声:“一个人若想出人头地,不是自己就能够左右的呀!不知道天下有多少人空有满腹经纶,而无施展机遇。”
黄承彦望着诸葛亮,说道:“好啊,刚刚遇到这么一点挫折就心灰意冷了吗?依我所见,这不过是一唱大戏的一个小小的序曲而已。”
黄承彦点拨道:“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的才学本领就是为了有机会施展而准备的,但在机会没来时,要耐得住寂寞才好。”
诸葛亮点头,说:“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如果生不逢时,等不到明君,那就依然在隆中当山野村夫,也是不错的选择。”
黄承彦点头,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不过,机会也不完全是等来的,有时还要争取,还可以想办法让机遇找你来。”
诸葛亮不禁绽开笑容道:“还望老师指点迷津。”
翁婿二人正在谈论,家人来报,有客人来访。诸葛亮说:“肯定是水镜先生,且让我到大门迎接。”话音未落,司马徽已经进了大堂,一边走一边说:“也不是外人,不必那么多的礼数。”
黄承彦起身迎接道:“好啊,老友相见在隆中,痛饮几杯方兴浓。今天正想听听阁下的高谈阔论呢!”
司马徽对孔明说:“樊城一行,我料不大顺心。对吗?”
诸葛亮点头。
司马徽说:“这个怨为师的欠考虑。既然有了一个目标,那么要想实现,就必须认真筹划一番,如果不假思索,贸然而动,自然是欲速则不达。”
“学生自认学业不精,蒂未落,只怨瓜还未熟;渠虽修成,水未到,尚缺引水之道。”
“好啊,我却以为瓜已熟,为何蒂不落?尚欠一阵风,风到瓜自落。”黄承彦捻须说道。
“那么渠已修成,何谓引水之道乎?”司马徽问。
“今日水不是已经来了吗?水镜水镜,无水何以成镜?”
“你是说我已经有了方略?”
“不要卖关子了,赶紧一一道来。”
“俗话讲,一个女婿半个儿。你可是真替孔明着急啊!”
这时,黄丑丫笑吟吟地走入大堂,对父亲说:“酒已经烫热,宴席已经备好,您快与司马老师畅饮,请水镜先生酒后吐真言!”
司马徽哈哈大笑道:“丑丫备酒,是要诓老夫泄露天机!”
酒席宴上,司马徽道:“徐元直前些日子找我要主意,我告诉他,即使隐姓埋名也要显山露水。他原打算北上洛阳从军,投靠曹孟德。我对他讲,你现在的身份如果投军,不过当个士卒,什么时候混出模样来?倒不如去投刘玄德,打击曹军,让曹孟德吃你几次苦头,对你刮目相看,你的名声远播,自然就会有个好前程。”
诸葛亮马上悟道:“您是让徐庶先行,为我探探刘玄德到底是不是可以辅佐之主?”
司马徽不置可否,说道:“总之,要先看一看刘玄德的人品究竟如何。”
黄承彦点头说道:“好啊,毛遂自荐总不如名士推荐。”
司马徽故意连连摇头:“我可不认识刘玄德,你不要又给我安排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