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汉城奥运会:崛起
示支持举办奥运会。
尽管出现了这一动荡时期,韩国政府却从未停止过奥运会的筹办工作。在此期间,汉城共修建了36个现代化体育场馆,扩建了飞机场,还新建了大批旅馆,改善了交通和通讯条件。同时还在减轻空气污染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其中包括自1981年起开始在汉城供应低度硫磺油,然后逐步扩展到整个韩国。
内部问题安排就绪之后,外部问题接踵而来。虽然当时朝鲜和韩国已经开始了政治对话,但是朝鲜对于在汉城举办奥运会仍然持反对态度,要号召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一起抵制汉城奥运会,而且有些社会主义国家也确实做出了积极的反应。
当时韩国同社会主义国家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只在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贸易办事处,但是政治对话从来都无从谈起。这些社会主义国家考虑到自己同朝鲜的关系,不愿同韩国发生接触,以免引起朝鲜的不满。同时社会主义阵营鉴于韩国同美国的亲密关系,想再次抵制汉城奥运会,借以继续向美日示威,加倍报复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莫斯科奥运会的抵制。
古巴总统菲德尔·卡斯特罗1986年底致函萨马兰奇,就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他对在汉城举办奥运会表示出不满,希望国际奥委会能够改变这个决定,将奥运会转移到其它城市举办。
而此时的萨马兰奇认为,社会制度问题不应该成为影响奥运会的障碍。如果长此以往,奥林匹克精神不仅会逐渐丧失,而且奥运会也将会成为一个政治斗争的舞台。他决心打破坚冰,将奥运会办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全家福乐园”。
打破坚冰需要寻找一个薄弱的突破点。萨马兰奇把这个突破点选择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昂纳克身上。他知道,虽然昂纳克按照苏联的旨意抵制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但他对此行为实际上十分不满,他不主张把体育作为反对资本主义的武器。萨马兰奇估计这次昂纳克不会再随波逐流,一味抵制奥运会了,而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拥有很多优秀运动员,完全可以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昂纳克希望以这些运动员的优异成绩向国内人民和国际社会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萨马兰奇同昂纳克进行了会晤,希望他能够派运动员参加汉城奥运会,并许诺说国际奥委会1985年度的年会将在波恩举行。昂纳克同意了萨马兰奇的意见,宣布不管克里姆林宫态度如何,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将派运动员参加汉城奥运会。
萨马兰奇转而做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的工作。齐奥塞斯库是个自负的人,在经济上,他没有像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几个国家一样,进行一定的改革,而是坚持了一条完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方针,所以在这方面,他同金日成、卡斯特罗等人似乎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然而在政治上,他又同昂纳克有相近之处,都试图在政治上争得相对的独立性,对苏联的指挥棒并不完全听从。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罗马尼亚就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少数参加国之一。
大概是已经从昂纳克或其它途径听说了什么,齐奥塞斯库对萨马兰奇的来访丝毫不感到意外,态度不卑不亢,静静地听萨马兰奇讲述。
萨马兰奇首先对罗马尼亚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表示感谢,接着他谈到了自己对汉城奥运会所寄予的希望,同时通报了昂纳克的态度。他动员罗马尼亚继续参加第24届奥运会。
萨马兰奇这番话似乎都已在齐奥塞斯库的预料之中。他平静地回答说,对于客人的话,他将进行认真的考虑,现在还不能做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他需要同其它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领导人商量一下。
萨马兰奇知道,齐奥塞斯库出于他个人的地位和习惯,不可能当场就做出同意的表示。萨马兰奇看出,齐奥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