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活在一个屋檐下的时间,十几年总共加起来大概还不到两年。母亲守了三十多年的活寡,我大部分的时间也是寡宿。我经常想借着两性关系脱离母女相依为命的无奈生活,但叛逆了无数次最终还是回到原点。平常我不是拍电影、拍电视、拍广告,就是登台、主持节目、接受访问,再不然就是出外景、参加影展、宣慰侨胞或演讲。我辛苦工作赚来的所有收入悉数交由母亲管理,她省吃俭用以本金生利、利生本金,我们的生活终于可以不愁后半辈子的吃穿,父亲也不必再把薪水全部交给母亲(从我一开始赚钱养家,便要求母亲放父亲一马,后来母亲终于答应了)。
表面看来一切已经获得改善,应该皆大欢喜才对,没料到富裕的金钱仍然无法带来宽大的心胸。
母亲对于金钱的执著并没有减低,连上西餐厅吃块牛排都舍不得,买来的新毛巾她也舍不得用,全都叠在抽屉里,偶尔拿出来欣赏几眼,用的还是那两条像抹布般的旧毛巾;五斗柜里的罐头放了十年还不扔,豆芽剩下两根也算一道菜,残余的口红仍然用簪子挖出来当胭脂抹,一抹抹了六七年。我提醒她钱已经够用了,不需要再这么紧缩地过了,她的辩白是:“就因为这么紧缩,才有钱的。”我问她:“你不觉得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生活方式吗?赚钱的目的是要提升生活品质,不是要你变成它的奴工。”她立刻把话锋一转,声称自己身体健康完全是因为粗茶淡饭,所以还是要继续节俭下去。
寻道(2)
然而问题是,她节俭的势力范围总是扩张到我身上,我辛苦工作了十几年,回家吃饭经常面对的还是那两根豆芽,我每个月两万块的零用钱,数十年如一日从未因“表现良好”而调涨过,需要置装时还得大费唇舌,甚至起争执。那段期间我突然对金钱生起一股莫名的反感,觉得金钱只进不出是一种罪过,于是开始大量捐献。心理分析说得真是正确,总是向右走的母亲,一定有一个向左走的女儿。母亲对我捐钱的行为愤怒不已,但我的理由十分堂皇,她也拿我没辙。
随着内气的启动,我的能量开始增强,我想脱离母亲独立生活的渴望也日益壮大。我愈来愈无法自欺和倚赖,也愈来愈不愿忍受她永无止境的唠叨和负面的精神状态,于是我鼓起勇气告诉她我要找房子搬出去住。母亲听完了我的话,闪电眉高高挑起,语带威胁地说:“怎么啦?你这个不孝的东西,老太婆已经让你嫌透了是不是?要找房子可以,五分钟远的路程之内你要是能找到一幢合适的房子,我就出钱给你买下来。”我知道她不愿意我离开她的视线范围,但是我去意已坚。我心想我非得在五分钟的路程内找到一幢房子不可。那个周末,就在五分钟路程还不到的四维路巷弄内,有一家小型建设公司正在促销一幢八层楼的公寓,我经过时看见他们的样品屋,室内的格局、采光和建材都不错,我心里禁不住暗自呐喊:“真是天助我也。”
一年之后我搬进了采庐,正式过起独立自主的生活,我的零用钱从两万元涨到了四万元。三十六年拱手让出自主权的日子终于结束。
三从四德与忠孝之道是威权的一方编织出来的骗局和陷阱,也是一个不假思索的程式和限制双方成长的禁令。权威的一方在这个禁令下可以尽情地停止成长,巩固自己的旧习气,下一代如果对人性和心理欠缺洞察,一定会被这些腐旧的习气熏染、洗脑,恶性循环地继续活在萎缩、自保和不安的病态中。然而放眼望去,周围没几个明白人,所有的知识系统,包括我曾经涉猎过的心理学、哲学、玄学和各种杂学,在我看来都不够究竟,似乎只有佛道智者,那些已经大彻大悟之人,才算是真正窥见了人性的最深处。我觉得自己必须找到完整的心灵地图,才能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这股巨大的渴望和不满促使我步上了“五十三参”[1]的寻道之旅。不可否认的,寻道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