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八七章 最后的闹剧(十三)


    顶天了说。

    这科学院大发神威,老天爷继续变暖,华北地区达到后世“一年两熟”的水平。

    搞出来100天生长期的玉米,秋天种小麦、夏天收小麦种玉米、秋天收玉米再种小麦。

    但问题是,没有肥料,这时候玉米的亩产也不高。

    有没有亩产七八百斤、甚至上千斤,且不用化肥的状况?

    有,后世黑龙江农垦总局,北大荒农场,千万年根本没开垦过的土地,攥一把能攥出来油的腐殖土,不用化肥,倒是也能长出来一尺多长的棒子。

    否则的话,华北地区,使用化肥之前,对玉米的普遍记忆,就是“一拃长”,比个硬起来的鸡儿长不了多少。

    也即是说,化肥往这一卡,大顺的组织能力兴修水利基层大建设的能力往这一卡。

    就算科学院发力,搞出来了华北一年两熟用的玉米籽。

    那也就两季是亩产二百来斤。

    但其实,实际上这也不行。

    因为,没有化肥,你把地照着一年两季用,那真是往死了用。

    两年三熟的精髓,是冬小麦——夏大豆——春玉米高粱。

    精髓在于夏大豆,在于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以及肥田效果。

    你得清楚,华北地区的生态,已经崩溃了。种高粱也好、玉米也罢、甚至于麦秸秆,实际上都是进了灶坑化成灰了。甚至于,极端点的情况,连大豆的根,秋天收获之后,都有老娘们儿拿着粪篓子和土筐,去刨豆根,回家烧火做饭。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化肥补充氮磷钾流失,你玩一年两熟……

    荤话讲,没有累坏的地,但你要玩一年两熟舍弃夏大豆,玩冬小麦——夏玉米的模式,那真是要出现“累坏的地”。

    在这种情况下,实质上,也就是人均三亩地,亩产最多二百斤,也就这样了,能富裕到哪去?

    英国从1650年的亩产90斤,提升到1750年的150斤,那的确叫“农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农业亩产的巨大提升”。要注意啊,这里英国是休耕制、轮作制,你按照大顺两年三熟的亩产计算方法,这亩产得除以2或者除以3。

    那你说英国人种牧草,养牛羊,提供肉奶……生物学有个词叫“食物链能量转化”,太阳能转化为淀粉再转化为蛋白质脂肪的能量转化率。五斤饲料出一斤肉,而五斤饲料能养活五个人至少饿不死,但一斤肉只能养活一个人……吃鸡饲料,对于这个年月的很多农民来说,那也是好日子了。

    大顺现在的亩产,在化肥技术——不能说大顺的化肥技术没突破,磷肥技术是突破了的,硫酸工业和磷肥产业,还是在苏北棉花区和山东烟草区,有所发展的——但关键的“把空气中的氮变为化肥”的这项关键技术,还早得很。

    现在大顺拿不到化肥,就算拿到了良种,拿到了100天无霜生长期的玉米,你在华北也不能搞一年两熟。

    肥料跟不上。

    所以,大顺的亩产,已经基本上卡死了。就得等工业的突破了。

    当然,这话也不能说满。

    你要说依靠组织力干水利工程,干出几个淠史杭工程这样的水利设施,亩产可能提升。

    但问题是,之前刘玉在松苏改革,搞淮河入海工程的时候,已经很清楚了。这种后世也是用人力铁锹的大工程,一个地级市的组织能力就能完成,而在大顺需要举国之力、需要三年五年的国库存留。

    大顺要有这个组织力,搞个锤子的水利工程啊,打赢了一战,扶桑南大洋几十亿亩的上等荒地,有这组织能力,去开垦那几十亿亩上等的、处在温带的、水旱无虞的荒地不好吗?

    也即是,想要在九州范围内,大幅提升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新顺1730简介 >新顺1730目录 > 第二八七章 最后的闹剧(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