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三八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八)


    枫林湾的农业、伐木业、造船业等,经过这些年的垦殖渐渐发展起来。枫林湾周边的金矿,虽然不及旧金山,但在大顺本土也得算是大矿了,金矿产业也渐渐发展能够维系众人的信心。

    等到农业、伐木业、造船业等渐渐发展起来,直到去年,才爆出来了重磅消息:在金山发现了超大的金矿。

    于是,火热的泡沫公司,一次性就朝这边移民万人。

    几乎是这边才声明发现了大金矿,然后和南边的西班牙人的人口对比就占到了优势。

    西班牙人震惊之后,屁都没放,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举动。

    正如之前在四国同盟战争期间,法国和西班牙在北美西部的冲突只有四五十人的规模就确定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样。

    万把人的移民,直接打消了西班牙人眼热的心思。

    如果没有之前的准备和铺垫,一次性移民这么多人,是不可想象的。

    而有了之前的准备和铺垫,万余人的移民,根本没有造成任何的压力。

    枫林湾的粮食、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海上向这边运输。

    大顺在西海岸的布局,是很有意思的。

    正如刘玉认为,枫林湾的发展,要建立在金山的一次次烧毁和重建上,所以明知旧金山有金矿,他却利用信任和专营公司的泡沫潮,在枫林湾大肆移民。

    为的就是打破“地方性的、区域性的自给自足”这种状态,尽可能为货币流动打好基础。

    而金山的早期布局,也是为了促进这种流通、至少在金子发现之前就流通的贸易海运路线先弄出来。

    所以,金山之前不是挖金子,而是晒盐的。

    金山还不叫金山的时候,枫林湾的盐,用的都是金山的盐。因为枫林湾的气候,并不适合晒盐。当然煮盐没问题,可以利用大量的木材,但这并无必要。

    故而,枫林湾垦殖的时候,金山在晒盐。

    而等到金山“惊现”大金矿的时候,枫林湾到这里的航线已经轻车熟路,开始将枫林湾的木材、粮食等,源源不断地运输到这里。

    粮食自不用提。

    木材都是在枫林湾的水力锯木厂里完成了加工的木材,在这里可以直接建造房屋。

    如果没有之前的布置,产业没有提前形成“相对优势”,那么很可能就是这里搞出来自给自足的木业加工、粮食种植等。

    那样,既没有快速挖金子的效率、也没有增加移民的效率。

    历史上,这里不到20年的时间,从500人口激增到15万人口;同样的,历史上这里不到20年的时间,挖掘了至少1000万两以上的黄金。

    当然,这种采矿活动不会这么快就完事,因为它的外号叫金州,而它的隔壁外号就是银州,那里还有金银加起来折合至少四五亿两的银矿。

    这就是贸易流通、货值手段的奇特之处。如果金山的金子全都在大顺国库手中,就算1亿5000万两白银,按照平均每个移民要花费100两的最少费用计算,大顺这边最多也就移民150万。

    但如果采取这种官督商办的模式,这边挖金子、去枫林湾消费、枫林湾得了钱再急需工资劳动力从而拉移民的方式,流通起来后,移民的数量必然是比大顺国库直接拿1亿5000万两所能移的人多的多。

    而且,大顺国库实际上也拿不出1亿5000万两白银;而激进派的“天子圣君、均田、选贤、遏制豪族财阀士绅、均田征税十一大迁民”的设想,本身既是不现实的,也是极端反动的封建社、甚至滑向军国的。

    后世有人形容北美西部淘金热:因为远、所以足够浪漫;因为近,所以可以抵达。

    而对大顺这边而言,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新顺1730简介 >新顺1730目录 > 第二三八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