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五七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
再发给大顺的织布工、印度的纺纱人、或者棉花种植投资。

    即,通过以地域为分界的强制分工,强行加强大顺和印度之间的经济联系。

    以欧洲的市场,催化印度向专业纺纱转型。

    这是《管子》轻重术里的强制分工的变种。

    也算是后世自由经济里的那种所谓的高低端分工、产业转移的变种。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印度大量的百姓,放弃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而是从原来的男耕女织,变为男耕女纺,大顺通过对纱线的收购,让他们拥有购买棉布的制成品的动机和财力。

    在欧洲卖的棉布越多。

    就有更多的印度人种棉花、纺纱线。

    更多的印度人种棉花、纺纱线,就能在印度卖出去更多的棉布。

    而这,也就是印度觉醒、危机传导的前置条件。

    纺纱……在效率上,是最容易被机械纺纱厂替代的。

    刘钰说的走锭精纺机难搞,是事实。

    但一旦搞出来,效率瞬间让手工纺纱业崩溃,也是事实。

    织布机搞起来相对容易。

    但效率上,历史已经证明,机械织布想要取代大顺的手工布,尤其是铁轮织机普及之后的手工布,得到二次工业革命中期的水准。

    所以,这种方式,应该是对大顺转型危害最小的方式,也是对大顺工业化之后一旦爆发危机影响最大的方式。

    即:印度的大量棉纱,先把大顺手工纺纱的那些人挤死,这些人数量不多。

    而且,大量的家庭妇女,很容易转型,从自己纺纱、自己织布,转型为购买棉纱,自己织布。

    当然,这需要资本持续不断地进行投入,继续扩大铁轮织布机下乡的范围,要沿着运河网、长江等,全面铺开。

    等到大顺自己纺纱的人都死了,或者转型为专业织布后。

    大顺的下一步工业化,就是对大顺影响最小的方式。

    也就是,纺纱机械化。

    即,把印度的棉花运走,在松苏地区的工厂加工成棉纱。

    这对大顺的家庭,有影响吗?

    实际上,是没有影响的。

    因为,在此之前,已经依靠印度的棉布,消灭了大顺的纺纱活动。

    剩下的,都是织布的。

    印度手工纱,换成松苏机械纱,对大顺的千千万万织布的她们而言,影响为零。

    当然,只是看似影响为零,实则致命的影响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

    大顺快速发展的棉布产业,在一战胜利后,会直接摧毁欧洲的棉纺织业。

    欧洲必定走向全面保守,各国也会滋生强大的自强情绪,科尔贝尔主义会风靡欧洲。

    统一内部市场,提升关税,发展自主产业,对外抗击倾销。

    全面保守化加全面科尔贝尔主义盛行的欧洲,必然还是要干一仗的。

    这一切传导回大顺,就是市场萎缩。

    同时,大顺全面的纺纱机械化,的确不会给大顺带来直接的冲击,但必然会给印度带来崩溃的冲击。

    一个以生产棉纱为主要产业的畸形经济,大顺的第二步纺织工业化会带来怎样的冲击,不言而喻。

    甚至,此前因为大顺下南洋而发生在苏拉特的动乱,就是这种情况的预演。

    一旦爆发,就是印度的经济崩溃,民族起义,动荡,革命,饥荒,战乱。

    很简单,一个家庭,原本是靠纺纱生活的。

    日子过得还行,大顺的棉布卖的很好,所以他们也能跟着喝口汤。

    可当大顺的纺纱工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后——这是必然的,因为走锭精纺机的纺纱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新顺1730简介 >新顺1730目录 > 第八五七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