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一章 假装心怀社稷
刹国的低端毛皮贸易,全部转移到黑龙江的贸易口岸,那么有助于一些本朝移民过去的百姓,沿江形成村镇,供给商旅饮食。
最终聚集成落,而得移民实边之效。
否则,谁肯跑那么远去居住。
此正符合朝廷移民实边之大计。
而漠北蒙古区,移民纯粹扯淡,那破地方着实没人愿意去,而且颇为不便,实在不如密布黑龙江流域的边疆区更现实。
其三点呢,就是这样可以彻底切断走漠北线的大黄、茶叶走私。
切断了大黄茶叶的走私,也就使得罗刹人向东并无太多利益。毕竟只靠那点毛皮,若没有大黄茶叶的走私,利润肯定下降。
而利润下降,就更没有动力向东发展了。
海运的巨大利益,已经让罗刹人尝到了甜头,这也促使他们更加有志于向西,则于朝廷实有大利。
虽然……虽然其实他们的本源想法,还是眼红晋商拿到了罗刹人的西伯利亚毛皮贸易利润。
虽然……虽然其实他们的本源想法,是想着把这些毛皮利润,拿到自己手里。
但是,并不代表他们这些“都是站在朝廷、社稷角度”的诉求,没有道理。
不管是站在罗刹西进、东扩的角度;还是站在大顺不可能在漠北地区完成移民同化、相反黑龙江地区大有可能的角度;亦或者商业交流带来蒙古漠北部与罗刹的联络等等原因。
确实都是有道理的。
斩断大黄和茶叶走私,也就使得东进的利润降低;本身极寒地区的毛皮利润,也已经被鲸海公司抢到。
实质上,这也确实极大地影响了罗刹商人集团向东的兴趣,利润逐年降低,没利润可赚实无兴趣跑这么远。
现在大顺主动拉罗刹入海运贸易群,效果逐年显现,北部边疆区的态势,越发有利于大顺。
刘钰听完这个群体的诉求,心中暗笑,心想果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商人也终于学会“心中求利、嘴上言大义”了。
这可是件好事。
证明这些商人日渐成熟,至少在嘴上,贯彻着对外商人是有利国家的性质。
不管他们真正是怎么想的,关键是掌握了这一套话术,并且理解了“经书”的内涵,说的话能够把个人之利、国家之义统一起来,证明他们至少有了成为一支政治力量的基础。
想要成为一支政治力量,或者登上政治舞台,哪怕是以附庸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固然需要有钱、有势,但终究嘴上还是要“讲政治”的。
甭管讲的这些东西是真是假,至少能自圆其说,能说出个子午卯酉,能说的大义凛然而不是简单的商人重利,那便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没错,他们就是想把晋商的西伯利亚毛皮利润拿到手里,真的就是眼红。
但,嘴上必须说,这是为了社稷、为了江山、为了国家、为了朝廷。
刘钰对这个诉求还是很满意的,很是赞许了几句,觉得开了个好头,打了个样,真的明白名为经济学的新经书是到底是怎么用的了。
便又挨着询问了做西洋贸易的、做棉布贸易的、做法国那边人参皮货贸易的这几个财团的诉求,判断着大顺这台战争机器开动起来后,这些资本集团的支持度能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