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7节
家衰败的前兆之一。

    如今一家人都敞开了肚皮吃,殷陶不免多问了一句,今晚准备的饭可还够吃。

    舒怡笑着说自然是有的。

    这几年府上实在是丰裕,皇上赏下的皇庄里缴上来的米面用都用不了,每每换了粗米去开粥铺救济穷人,别说是四个主子了,怕是低下下人们也都多用细米呢。

    可能是白天考虑关于稻米的事情多了,殷陶晚上就梦见了袁隆平爷爷,睡得很香甜。

    第二天清晨刚刚起床,宫里就来人相请,说是万岁召十二阿哥过去下棋。

    殷陶到了乾清宫刚刚坐下,一杯茶还没喝完的功夫,魏珠便报苏州织造李煦求见。

    在红学家们的分析里,李煦正是金陵史家家主的原型,也是康熙真正信任的得力奴才。

    只是不知这冷不丁的,李煦进京来做什么。

    只是殷陶作为皇子,皇父要在乾清宫见人,他是不好坐在这里不动的。

    殷陶起身要回避,康熙招手叫住了他:“你也不必回去,坐下来听听,这事跟户部也有点关系。”

    殷陶应了声“是”,再次坐了下来。

    接下来康熙和李煦的谈话,让殷陶大跌眼镜。

    康熙着人研制了一批据说能一年两熟的稻种,称为“御稻”。成品出来后,康熙便决定把其一石御稻种叫给李煦,让他在苏州先做推广,并试一下能不能“双季连作”,从而大大提升粮食的产出。

    李煦开展种稻已初见成效,过来跟康熙报喜。

    殷陶不由对着康熙和研制稻谷的几位农学专家肃然起敬。

    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能叫百姓吃饱肚子便是功德一件,研制一年两熟的稻米可以说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意义。

    李煦走后,康熙着人取了棋盘出来,准备和殷陶对弈。

    这其间如意馆管事太监来送两幅康熙着人修缮的画作。

    康熙叫梁九功收了画作,又问起招收西洋画师的事情。

    那太监道如意馆就在前几日刚刚录用了新的画师,是三月份刚刚过来中国。几位画学大家和内务府总领大臣赫奕看了画以后,都觉得这个耶稣会葡萄牙传道部派遣的中文名叫郎世宁的画师很是不错,故而留用了。

    康熙点了点头:“正好朕打算下月去塞外看看,就叫上这个画师一道儿跟着,绘几幅肖像画来看。”

    如意馆管事太监离开没多久,魏珠又来报,说是外头步兵统领托合齐大人求见。

    殷陶只得再次起身避嫌。

    不得不说,当皇帝也挺忙的,工作和生活分不开,两人这一盘棋还没下完,康熙就见了三波人了。

    托合齐管着步兵统领衙门,所报之事也大都关乎阴私,的确不该让老十二坐在这里继续听下去。

    康熙只得叫梁九功端走了棋盘。

    “既如此,老十二就先回去罢,这棋就这么原样摆着,等你过来再下。”

    可能是觉得自己招了儿子过来,棋还没下的又把人撵回去不大合适,康熙便又唤梁九功道:“把方才如意馆修缮的唐寅的杏花图给老十二带着罢,等明年春天挂书房里正合宜。”

    殷陶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来跟康熙下个棋便赚了这么大的便宜,美滋滋地揣着画作离开了乾清宫。

    康熙也不光喜欢殷陶,近来也对殷陶的便宜舅舅托合齐十分满意。

    都是皇子外家,万琉哈家的托合齐就跟纳兰家纳兰揆叙、赫舍里家格尔芬兄弟俩以及钮祜禄家的阿灵阿等人有天壤之别,说是忠君爱国的典范也不为过。

    康熙觉得这应该也是殷陶对舅舅往好的方向引导影响了不少,就连老十二的岳父马齐,自从女儿嫁了老十二之后也比以前靠谱了许多,不站队也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穿之皇子的自我修养简介 >清穿之皇子的自我修养目录 > 第12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