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爱的奉献
  在建设周恩来纪念馆的过程中,人们不但捐款赠物,还纷纷到工地前来参加义务劳动。

    人们用更直接的行为来表达对周恩来的热爱。

    一九九零年夏,旅日江苏同乡会一行二十余人冒着酷暑在工地上搬运砖头。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二日,日本关西日中朋友会会长、日本、淮阴交流中心会长园田亲义先生特意向纪念馆赠送了五十棵樱花树,并亲自植下一棵樱花纪念树。

    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附近前来参加义务劳动的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军人、学生则不计其数。

    一九九一年正月初一,这是个鞭炮声不断,处处洋溢着欢乐和喜气的日子。淮安市委书记苏金必走出暖烘烘的家,来到纪念馆工地。

    这是他早就打算好的。他要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向总理,向全体共产党人的楷模献上自己由衷的敬意。

    天很冷。但他毅然脱下身上的大衣,摸起一把铁锹,精神抖擞地干起来。

    他铲沙子,抄石子,拌水泥,铸水泥板。熟练的样子,不亚于一个技术工人。

    干着干着,他觉得身后的人多了起来。回头一望,呵,一伙人,全是市委大院的。

    大家会心地一笑。无需多说,共同的行动已经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心愿。

    李恒河,石家庄煤矿机械厂的工程师。他来淮阴是为了到一个用户那里了解产品质量。由于人地生疏,坐车时,坐过了站,汽车一下子把他带到了淮安。

    这本来是件让人心里很窝火的事。可在汽车上,他听邻座的人说,淮安正在建周恩来纪念馆,他火没了,甚至庆幸售票员没有及时提醒他下车。到了淮安,他问明路线,不顾旅途劳累,背着大包,兴致勃勃地徒步直奔周恩来纪念馆。

    在周恩来纪念馆,他围着主馆前前后后转了三圈,左端详,右端详,嘴里连声说好。看到一个工人正在忙着清理断砖碎石,他放下大包,走过去,说了句:“你歇歇!”然后,夺过铁锹,不由分说地就干了起来。

    一九九一年三月的一个晚上。天已经黑了。淮安市经委张以朴带领他的全家来到纪念馆工地。

    他们带来了五棵三米以上高的雪松。这五棵雪松是他们特意去苗圃精心选定后,买来的。

    雪松主干正直、健壮。枝叶葱郁、茂盛。

    那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人是张以朴的儿子。他在南京大学上学。今天,他借周末,特地从南京赶回来。

    一棵松,一团浓烈的情愫。

    一锹土,一捧凝重的赤诚。

    一家人郑重地把五颗心栽种在纪念馆。

    一九九一年四月底。淮安籍的篮球国际级运动健将、中国男篮队长孙凤武带领他的伙伴们来到了淮安。他们在淮安举行了一场精彩的义赛。他们将义赛所得全部献给了纪念馆。

    他们又来到纪念馆参加义务劳动。

    临离开纪念馆时,孙凤武显得十分动情。他说:“我相信我们男篮这次能够冲出亚洲,拿到二十五届奥运会的入场券。因为,我们心里有总理,总理和我们在一起。”男篮,十几个清一色的小伙子,一齐弯下腰来,对着纪念馆深深地鞠了一躬。

    一九九一年七月六日。倾盆大雨整整下了一天。潘正凡担心工地会出事,晚上十点多钟,他冒雨赶到纪念馆。果然,大雨使流经淮安北门的文渠水位陡涨了一米多高,咆哮的河水将南岸冲开了一条三米多长的大缺口,河水像脱缰的野马似的向周恩来纪念馆猛扑过来。如不及时将缺口堵住,馆区内的数万棵风景树就可能毁于一旦,纪念馆的建筑也会受到严重威胁。洪水噬咬着潘正凡的心,也噬咬着桃花垠开发公司的一百多名干部职工和附近群众的心。大家齐心合力,打木桩、下泥袋,终于堵住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爱的丰碑简介 >爱的丰碑目录 > 第十一章 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