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渠,从周恩来故居门前流过
些事情本身却逐渐产生了怀疑和厌恶。
周恩来同志从小天资聪颖,智力过人,在同辈兄弟中以博闻强记著称。在陈列室里,有一把四寸多长柳叶形的裁纸刀,和一对高不盈尺盛字块用的小柳斗。小时,他常和小朋友做“益智”游戏,就是把许多诗词一个字一个字写在小块厚纸上,然后打乱了,看谁先准确地拼好一首完整的诗词,而周恩来同志总是首先拼好,获得头名。过继母陈氏出身秀才家庭,学识丰富,精于诗词,又擅长讲述历史上的英烈故事。她是周恩来同志最早的启蒙老师。她把自己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周恩来同志身上。经过她的辛勤教诲,周恩来同志很早就熟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等著名诗词。站在房中,人们眼前会浮现出周恩来同志当年孜孜不倦勤奋学习的情景:时而放声吟咏,时而蹙眉深思,时而神采飞扬地遐想,送走了多少乌云滚滚的夜晚,又迎来多少回金鸡报晓的黎明。
当时正值清末,实行的是科举制度,一个学童上学,首先得背诵孔孟的经书。这是学童入学的必由之路。可是周恩来同志自幼对私塾中教授的“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六岁至九岁期间,他曾在清江浦外祖父万家寄居。他博览外祖父的藏书,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古今小说、通鉴野史,都爱不释手,精心阅读。他还特别喜爱听人讲述淮安的历史名人和文化传统。古老的淮安城,本身就是一部使人读之不尽的历史画卷,馈赠给后来者无数爱的传奇:
和萧何、张良一起并称为“兴汉三杰”的韩信少年丧亲,生计难理,市人捉弄他,逼他从胯下爬过。韩信受辱,羞愧难言,只好去城西的勺湖边钓鱼。一位漂絮的大娘看见韩信面呈饥色,便一连几十天把自己的饭食分给他吃。韩信感激地称其为“漂母”,许诺将来发迹之后重重报恩。漂母却勃然变色,大声说道:“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却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同情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图你报答的吗?”一番话说得韩信面红耳赤,从而更激励了他上进的声气,终在推翻暴秦的斗争中成为一代名将。后人感念漂母对韩信的厚爱,专门为她建祠。祠里赫然入目的一副楹联是:“一饭感韩信,巾帼丛中,早把黄金轻粪土;千秋拜遗庙,淮流堤畔,有谁青眼识英雄?”
南宋年间的梁红玉亦是一位奇女子。金兵南侵,她随母亲流落京口,与韩世忠结为夫妇,协助丈夫抗金。金山一战,敌众我寡。梁红玉披挂上阵,亲执鼓桴,鼓声敲热了大江。八千士兵个个奋勇,人人争先,终于大败十万之敌。梁红玉后随丈夫驻守家乡楚州(即今淮安)。她织簿为屋,与士兵同甘共苦。由于金兵围困,粮饷不济,她率先拔湖中蒲草尝食,再引军士和百姓食用。从此,又脆又嫩的蒲茎被称作“天下第一笋”,成为淮安一道延袭至今的名菜。梁红玉和丈夫驻守淮安十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百姓感念她对家乡的功德,亦为她建祠。祠中亦有一联,曰:“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壖。”
关天培的名字已经深勒在中国近代史的碑石上。他对母亲十分孝敬。在苏淞镇总兵任上,专门把老母接去和妻儿同住。受命赴任广东海防之际,亦欲扶母同往。深明大义的关母知道儿子重任在肩,不愿儿子为自己分心,只让孙儿送自己归里,关天培不能说服母亲,便毅然决定自己单身赴任,让妻儿偕母归乡,代自己尽孝。临别之际,关母再三嘱咐儿子要“移忠作孝”,不必以自己为念。关天培铭记母训,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构筑海防,未有丝毫懈怠。后林则徐罢官,海防尽撤,琦善又不发援兵。眼看炮台不保,关天培遣人送回一只木盒。木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