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两人合力把叶协徽拖进车里,送回住处。他和女友同居,倒不必担心没人照顾。这一出折腾结束,已是深夜,杨远意推了又一个让他续摊的电话,只想回去休息。
“你们在聊什么?”方斐开车往新城公馆开。
杨远意靠在副驾驶微微闭上了眼:“剧本。”
方斐:“诶?”
“小叶有个剧本,程树买了版权投资,立项已经进审批了但还没找到导演。”杨远意皱起眉,“如果staff配合不好,立项过好几年不开机也是常事。不过小叶很喜欢这个本子,所以现在想尽快找个人愿意接手。”
“你想拍?”
“不太适合我,而且不容易拍好。”
几乎不怎么听杨远意会畏难。
方斐问:“这么难?讲什么的啊。”
“一个杀手和一个哑巴,心怀芥蒂又不得不彼此依靠。”杨远意简单地说,“节奏太快,故事又比较紧,对演员和镜头语言要求都很高。小叶从小见的都是叶承荣拍电影,当然不会觉得找好演员有多难……我打算给他推荐个更合适的人。”
“谁?”
“万臣云吧,算算日子,他差不多该解禁了。”
第四三章 是软肋也是诱饵
最近十年是中生代与新生代导演更迭的矛盾期,老一批不肯示弱,年轻人急于证明自己。
演员们逐渐被发掘,每年几乎都有佳作问世,类型各不相同,电影颇有点欣欣向荣的新黄金时代的意思。
五年前,一部反应地下市场灰色交易的纪录片《下水道里有什么》问世,犹如一声惊雷,炸开了沉寂已久的纪录片市场。
但随即由于“技术原因”和“违规送审”,这部纪录片迅速撤档,导演被禁止拍电影。这事在当年引起过激烈讨论,业内观点大都是导演太冤了,可惜纪录片本身受众比较窄,没能反映到主流层面。
《下水道里有什么》的导演就是万臣云。
万臣云拍纪录片出身,在此之前从未涉足叙事电影。他的镜头语言充满冲突和紧绷感,牵着观看者的情绪,一刻都不敢松开。
杨远意觉得他是最适合拍叶协徽本子的人。
他牵线,让叶协徽和万臣云见了一面。
两个理想主义者几乎一拍即合,没多久立项也过了,电影正式进入准备的阶段。杨远意拗不过叶协徽软磨硬泡,和程树共同担任制片人,负责统筹工作。
选角通知在小圈子内先行试水, 唐澳知情后问过他,但方斐对两个角色都没什么兴趣。
剧本是叶协徽的,方斐看过面向试镜者释出的一张大纲,感觉说不出来的别扭。角色太复杂,故事又充满了这样那样的要素,根本不是120分钟内讲得清的。再者杨远意虽然担任了监制,但最后到底能呈现什么效果仍然是问号。
本子不一定差,可方斐的试错代价太高,他好不容易积攒了一些作品,却还不足以让他再起落一次。
几番权衡下,方斐最终选择了并不掺和。
杨远意最近早出晚归,审核过后,准备定档和上映的事他也要亲自过问。
他十分看重《岁月忽已晚》,方斐有时只来得及早晨和他匆匆接吻道别,等杨远意再回来时,方斐已经睡了。
租的房子最终没有直接入住,他拜托小艾请了个家政,每个月打扫,也没直接退租。
可能握着的是镜花水月,唯恐某天彻底碎裂。
方斐已不再像以前似的全身心交给杨远意,他不知道这样好不好,但只一点能够肯定,如果不这么做,他每天都惶恐不安。
他愿意被爱,却仍未摆脱“代替品”的阴影。
立冬当天,方斐独自在新城公馆煮了饺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