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华彦钧曲
《大浪淘沙》是阿炳所传的三首琵琶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的前两段是慢板,舒缓而从容,抒情性很强,第三段取材于十番锣鼓中的《将军令》,铿锵热情。据阿炳本人讲,此曲原是道家音乐《梵音》的合奏曲牌,他后来在琵琶上弹奏,并加进了琵琶的技法。阿炳一生饱尝辛酸痛楚的滋味,因此,他对旧势力有着强烈的不满与怨恨,却又无能为力,他演奏的每首乐曲中都可以感受到深沉压抑、悲愤凄凉的气氛。在悠扬的琴声中透出丝丝的伤感之情,在欢快坚强的音乐中又听到一种坚定不屈、向往光明、向往美好未来的情绪。
《大浪淘沙》就是阿炳带着这种情绪创作的。
乐曲是单三部结构,全曲由三个乐段组成:
第一段(1-70小节),三个四分音符缓缓奏出,好像是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叹息,一下子就把听众带入了对辛酸往事的回忆之中。接下来的旋律发展运用了六度、七度的大跳等手法,旋律时而上行,时而下行;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旋律情绪大起大伏、如泣如诉,令人悲伤,催人泪下。
第二段(71-90小节)是第一段的对比段,旋律发展有了很大变化。如果说第一段主要是描写阿炳对自己不幸身世的诉说,那么第二段则是他对旧时代封建压迫的反抗,这既符合乐曲发展的逻辑,也符合生活的逻辑。因此,阿炳在这里运用了琵琶指法中的“弹摭”“双弹摭”等手法以及速度上的变化,慢起渐快,将旋律推向高潮,以此来表现反抗情绪的发展与高涨。整个第二段的旋律呈级进式和大跳有规律的交替进行,节奏也很规整。可以明显地感到在那级进而规则的音乐中蕴藏着极大的愤怒与反抗情绪。
第三段(90-118小节)和第二段连接得很紧,这一段的前半部分在情绪方面要比第二段更加激动,尾声部分渐慢到曲终,整个曲调活泼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