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三)
  曹操点了点头,这是他担忧的地方。

    “太子有解决之法?”

    宵禁的麻烦,宵禁的坏处,古代的人又不是傻子,如何不知道?

    但即便如此,历代统治者依然要宵禁,自然有他的原因的,所谓存在即合理,既然在这个时代宵禁存在,便有其道理。

    自周至唐我国古代城市(特别是北方平原地区的城市)一般采用“里坊制”。

    每个坊以厚2.5-3m的坊墙与外界相隔,坊门在日出和日落之时敲打钟鼓启闭坊门关闭以后严禁在街上行走,也就是宵禁。

    但古人并不是没有夜生活,宵禁虽然限制人们在坊外活动,但是坊内不受限制,一些坊里甚至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采取这种不方便的制度,是因为早期一些城市最主要的是政治功能,或者说是为统治者和贵族服务的,城市的规划就要按照统治者的需求来。

    里坊制方便统治者管理臣民和保证自身的安全,方整的布局也符合礼制。

    里坊制在春秋至汉逐步确立起来,唐代达到极盛,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经济职能大大增强,里坊制慢慢的被打破,到了宋代普遍被开放的街市所取代,宵禁也就随之放开了。

    夜禁这种不方便的事情,其实并不难理解。

    我们只要把古代统治者想象成学校管理者,把城市当做是一座学校,学校为何要晚上熄灯,理由便是让你早些休息,方便管理,城市亦是如此。

    在古代,夜黑风高,正是杀人放火的好时机。

    盗贼的勾当,趁着天黑再合适不过了。就在不远的过去,小偷翻墙进院,贼人小巷强奸,团伙城中抢劫,都在晚上。

    而且坊市与宵禁只是一部分,在坊市之间,甚至还要建栅。

    所谓建栅,就是除了主街,每条能与其他道路沟通的路,都设上栅栏。

    一到晚上,管栅者就负责把栅锁上,甚至要求关门闭户,不许露头。

    如果碰见生产、急病等不得已的事,就要先去保甲那里拿到门牌,方可放行,其余一律不放。

    一旦有盗贼犯栅,管栅者就敲锣,因为是在夜里,锣鼓一敲,必定出了事,

    “此栅鸣锣,彼栅应之,栅栅相应,则到处鸣锣、家家准备,盗贼有不胆落逃散者乎?”

    可见古代为了防止夜晚有人做坏事,是什么都想到了。

    夜禁防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其阻碍经济的副作用,要远远高过它带来的好处。

    这也是曹冲废除坊市制宵禁制的原因。

    晚上有盗贼不错,但可以多设衙役,加大盗贼们的惩罚力度。

    假使夜晚偷东西都可以砍头,看谁敢偷?

    想到这里,曹冲马上组织语言,话也是说出来了。

    “宵禁与坊市制度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盗贼无所遁形,但是却是妨碍了经济的发展!不知道父王可知道开源节流这四个字的意思?”

    这四个字简洁易懂,曹操自然是点头。

    “开源指开拓财政收入来源,节流指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或少花钱多办事。荀子在《富国》篇中说“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币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君必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听到曹操的这句话,曹冲点了点头,说道:“依父王之言可见,宵禁制度只有节流,无开源之说。”

    “此话怎讲?”

    “宵禁制度虽然减少不法之徒反而犯罪,但是却使百姓之间的物物交易减少,商税大减....”

    曹冲废了好大一番口舌,才让曹操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曹魏简介 >曹魏目录 > 第二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