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
哪怕阳光温暖散漫海面,海风吹过律风的脸颊,都带起忽略不去的疼。
他舍不得眨眼,目不转睛地盯着监视器里上升的桥塔。
明明周围上百人忙碌于这项工程,他却只能听到风刮海浪的安静。
直到那块千吨钢铁,悬吊于桥面,开始竖转的时候,那些消失的声音忽然吵杂,冷静的声线盖不住意外来临的焦急。
“桥塔水平位置偏差9°。”
“竖转没有到达预算位置,桥塔没有按计划滑移。”
简单两句话,语调无比快速。
律风还没能意识到问题所在,身边的翁承先当机立断,“千斤顶!”
争分夺秒的对接还没开始,已经进入了启动应急预案阶段。
只需要翁总工的一个提醒,控制着桥塔两侧滑移轨道千斤顶的工作人员,迅速拉起开关,悬吊在风中的烽火台,在牵扯力下,缓缓回到预定角度,让监测仪上数值与预算完全吻合,开始了竖转。
整个竖转过程,比吊起桥塔更慢、更静。
律风甚至能够听到一千吨钢铁,在风中转动扬起的嘎吱声响。
提力、重力、牵扯力、牢牢控制着凹凸不平的烽火台。
它每一步转动,都在工程师的控制之中,从日升走到日落,最终在明亮如昼的探照灯里,滑进了指定位点。
不过是跨海大桥项目里,小得不能再小的对接工程。
却看得律风精神紧绷。
直到工程师汇报“桥塔安装成功,申请开始焊接”,他才从头脑昏沉中清醒过来。
室内安静的空气,似乎被这句话唤醒。
脸色凝重的翁承先叹息一声,如释负重道:“允许焊接。”
早上六点,到凌晨一点。
一座烽火桥塔,锁上了跨海大桥到长浪人工岛最后一条缝隙,象征着跨海大桥有始有终,从立安港走向了南海海峡深处。
新闻播报的喜讯,比律风发给殷以乔的消息更晚一些。
那些清晨睁开双眼的民众,拿起手机,就能知道“南海隧道跨海大桥登陆长浪人工岛”的震撼消息!
跨海大桥登陆长浪人工岛,意味着这条通道已经贯穿了立安港到长浪的旅途。
那座铁灰色的桥梁,像是横渡南海的芦苇,用中国人的超凡能力,实现了神话中一苇渡江的奇迹。
立安港至长浪岛的消息,在新闻联播占据了宝贵的六分钟。
热议跨海大桥消息的网友,终于从官方视角,见到了那条匍匐于海平面的长龙。
它划破风浪,渡过暗涌,寻找到了蔚蓝海洋的中间站。
势如破竹的身躯,在浮光掠影之中一闪而过,熟悉的烽火台造型成为了新闻视野里的主角,昂扬于南海之上,坐落在长浪人工岛,仿佛随时会点燃火炬直指对岸的宝岛!
“桥建了过半了吧,剩下的就是隧道了吧!”
“我看到消息说,隧道已经开建了,只是不知道建到了第几节。”
“这么快?我们是不是不用等十五年,就能坐车去宝岛了?”
官方播放的南海掠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