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生命能说
    “生命能”的发现者威廉·赖希1897年生于奥地利。1922年他获得维也纳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弗洛伊德的弟子,此后8年中在心理分析学界很快成名。他在维也纳一些研究心理分析的组织中担任过好几个重要的教学和行政职务,并为它们的刊物撰稿。在弗洛伊德学派早期著作的脚注和书目提要中常常提到他的名子。赖希与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分歧,终于导致他在1934年被正式清除出国际心理分析学协会。

    1933年赖希写了一本书,攻击德国法西斯主义是性欲受到压抑的精神病患者虐待狂的表现,因此,纳粹上台后对他当然不会客气。他先逃到丹麦,然后又逃往瑞典,最后在挪威的奥斯陆定居下来,在那里继续从事他的研究工作达数年之久。但是,出版界发动了一次激烈的运动,反对他的著作。于是赖希于1939年来到美国,重新获得不受干扰的安静环境。

    赖希在曼哈顿的“社会研究新学校”中当了两年副教授。他在长岛福雷斯特希尔斯创办了一所实验室——生命能研究所,并在格林威治村创办一家出版社,着手发行他的著作的英译本。这些著作颇受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刊物的好评,并为费尼歇尔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分析理论》(1945)和伦德伯格与法纳姆的《现代妇女,迷途的女性》(1947)一类著作所常引用。

    这时,赖希在缅因州的兰吉莱附近庄园里过着半退隐的生活。他在那里指导生命能研究所和威廉。赖希基金会的五花八门的活动。基金会除了出版赖希的进作外,还发行《生命能通报》(取代了《国际经济学与生命能研究杂志》季刊)、《生命能研究所年刊》和其他文献。

    赖希的早期著作(1927年的《情欲亢进的作用》、1930年的《性的革命》、1933年的《法西斯主义的群众心理学》和《性格分析》与弗洛伊德派的传统很接近。这些书的内种很有问题,而且有大量重复,冗杂罗嗦,干干巴巴,但也不乏新颖而深刻的观点,这些观点已成为精神分析学中的重要部分。《性格分析》也许是他最重要的著作,至今仍为许多分析家们所引用,不过,人们颇为他后期的思想而惋惜。

    特别有价值的是,赖希很早就洞悉社会和政治势力具有种种疯狂的方面,而且他强调性健康是道德和政治进步的先决条件。按照赖希的看法,幸福和善良都是性健康的产物;若无性健康的文化,一切建立良好社会的尝试,都将归于失败。基督教社会主义者和托尔斯泰式的无政府主义者认为“心灵的改变”或“新生”是政治改革的根本,这种看法现在已被赖希派的“情欲亢进力”的观念所取代。

    反之,情欲亢进的人,又是他们的父母和社会培养得当的结果,要不就是经过生命能治疗治愈的神经病患者。由于这样的人(种种原始教育除外)在周围非常之少,因此大多数政治行动都是无用的。不管组织机构怎样改变,总是由患有同样病症的人在控制着社会机构,而且各种良好的意图很快就被同样病态的冲动所腐蚀。只有等到有了一个由健康的(有情欲亢进的)公民所构成的社会,人们才“能获得象样的社会秩序。在达到这样的秩序时,那就主要靠自我控制,而不需要“强制性的”法律和道德。赖希把这样的社会叫做“行为民主”的社会。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观点在英国和美国那么容易和无政府主义的观点结合起来了。

    在这里用更多的篇幅来描述赖希早期对精神病学理论所作的贡献是不适当的。这些理论大多是复杂的、专业性的,要了解这些著述,就需要掌握赖希学派的那些刁钻古怪而又佶屈鳌牙的专门术语。本书提到这些,是为了概略说明一下赖希在德国期间勇敢抓住的那个问题的重要性。

    从这一点出发,人们可以对赖希后来的发展作3种可能的解释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方伪科学种种简介 >西方伪科学种种目录 > 第二十一章 生命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