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孟分手-1
家事而有些阴郁的心情雪上加霜。
京剧向以历史题材为主,且多是悲剧,喜剧偏少。有喜剧色彩的戏多是以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应工的玩笑戏,而闺门旦应工的喜剧就少之甚少了。梅派代表剧目之一《凤还巢》就是一出闺门旦应工的喜剧。该剧情节曲折,妙趣横生,执笔者仍是齐如山。
长期以来,社会上一直有ldquo;京剧《凤还巢》曾被刘哲禁演rdquo;的传说。《舞台生活四十年》(1986年再版)最后一节的ldquo;按rdquo;里这样说:
《凤还巢》就是在中和园首次上演的。当时正是张作霖当大元帅的时期,奉系人物因ldquo;奉rdquo;ldquo;凤rdquo;同音,忌讳这出戏,当时的教育总长刘哲曾托人带话最好不演《凤还巢》。
许姬传、刘松岩、董元申着《梅兰芳》(1987年版)一书里有关《凤还巢》这样写道:
1928年4月6日,《凤还巢》在北京中和园上演。当时奉系军阀们因《凤还巢》剧名与ldquo;奉还巢rdquo;同音,竟由奉系教育总长刘哲出面,以所谓ldquo;有伤风化rdquo;的罪名禁演了这出戏。喜剧变成了禁戏。后来《凤还巢》在人民的支持下,终于恢复了演出,那风趣的剧情和优美的唱腔,也才得以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成为各剧种竞相移植的喜剧剧目。
1994年出版的《梅兰芳年谱》也有类似说法,作者在1928年条下写道:
4月6日,在北京中和戏院首演《凤还巢》。不久,奉系军阀张作霖因《凤还巢》剧名与ldquo;奉还巢rdquo;谐音,竟由教育总长刘哲以ldquo;有伤风化rdquo;的莫须有罪名禁演。
除了几种文字记载外,还有口头传说,都说《凤还巢》曾遭禁演。无论是口头传说还是文字记载,依据的恐怕就是《北洋画报》1928年5月2的一则消息,该消息称:ldquo;梅兰芳新排之《凤还巢》,教育总长刘哲认为有伤风化,有实行取缔说rdquo;。这则消息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几条消息并列,其他几条消息分别是ldquo;袁寒云被张宗昌、孙传芳委任lsquo;何南安辑使rsquo;rdquo;、ldquo;着名建筑家关颂声远赴美国rdquo;、ldquo;南开女中举行春季游艺会rdquo;,这四条消息的总标题为《据说hellip;hellip;》。
很清楚,总标题之所以为《据说hellip;hellip;》,是因为那四条消息都没有得到证实,只是ldquo;据说rdquo;。所以,《凤还巢》问题也只是ldquo;据说rdquo;,ldquo;有实行取缔说rdquo;,却并没有明确告知已被取缔或被禁演。当然,既然有此说,那么的确有这种可能。如果人们只看到这《据说hellip;hellip;》就作ldquo;被取缔或被禁演rdquo;的推断,倒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仅隔了一周时间,《北洋画报》于5月9日发表了署名朱弦的文章,题目为《〈凤还巢〉问题》,文章说:
近传教育部对于梅兰芳新排之《凤还巢》认为有伤风化,拟加以取缔,但非事实。《凤还巢》一剧,在昆曲名《丑配》,在秦腔名《循环序》,梅易为乱弹,命名之由。因剧情中程雪娥之婚姻,几经变幻仍如其故,原拟名《换巢鸾凤》,既因并未尝换巢,乃易今名,此剧来历如此。或谓宜名《三洞房》,似较原名为佳。
如果朱弦的文章到此为止,那么远不能令人信服,所以,他在明确指出ldquo;但非事实rdquo;后,又详细谈到此说究竟因何而来。原来,《凤还巢》初演时,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刘哲的确亲临中和戏院,观看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