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无有入无间
谓“精神原子弹”的说法。“文革”则更将意识形态的作用夸张到了极高境地。
现在也仍然有这种至柔胜至坚、无有入无间的东方式遐想、乌托邦,如某个时期的特异功能热、气功热等。
我们现在喜欢讲的“软实力”,到了国人眼里,也会与老子的哲学联系起来。言语、思想、文化、生活方式,都是天下之至柔,都是上善若水,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也都是软实力。
同时我认为,是不是软实力、是不是有实力,关键在于文化的有效性,即一种文化能不能提高它所覆盖的群体的生活质量,能不能有利于它覆盖的群体的生产力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进步。
如果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无为当然比有为强得多优越得多,不言当然比有言多言强得多优越得多。至少,无为与不言,为今后的有为与立言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无为是保持在欲发未发状态;是一切进入准备,只等一声发令枪响的状态;是微微一笑将言未言的状态;是重心完全沉稳牢实,平衡完全得当,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的状态。即使你因为实在需要,“为”了一两下,就像运动员为了回球,不能不移动、闪身、突然发力了,也必须立
即无间断无间歇地回到无为状态、准备状态,掌握好重心,做好应对下一个突袭的准备,以迎接下一个挑战。
无有入无间的想法出类拔萃、超凡入圣。我们以著名的法国马其诺防线为例:一战后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可以说是“无间”的典范,它的防御既没有空隙也没有间歇。但一九四〇年五月,德军攀越阿登山区,经比利时绕过这条防线,很快占领了法国全境。被神话般信奉的马其诺防线最终成了无用的摆设和对战败者的讽刺。无间是可能的,无边无端无终结是不可能的。二战开始,德军的无有就是压根没有去进攻去突破马其诺防线。再如我国改造战争罪犯的例子:开始,罪犯的顽强完全“无间”,具有完全的不可入性。这时用暴力或训话是毫无用处的,倒是在其他的不相干的事情上,管教人员的模范的行为可能给罪犯以感动,以无有入了无间。
虽然不无幻想,面对强力,面对无间,知识分子还是愿意相信无有入无间的。知识分子有的其实是无有,即非财产、非权力、非大棒,然而如果你确实接近了大道——真理,你就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而那个无间的力量,如果脱离了大道——真理,就可能最终垮台或变异。
换一个角度想,知识分子不应该满足于自己的无有,他们也应该有一点、多有一点实绩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