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盛开-3
,年代久远,获奖名单并不完整,同时也不够准确。

    这一批极具才华的学生歌手几乎包揽了当时校园民歌的演唱,成为这一时期校园民歌的中流砥柱,他们演唱的歌曲也都成为校园民歌的经典,如齐豫的《橄榄树》、叶佳修的《踏着夕阳归去》、包美圣的《捉泥鳅》、王梦麟的《雨中即景》、木吉他的《散场电影》、李建复的《龙的传人》、施孝荣的《归人沙城》等等。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第四届与第五届间隔了四年的时间,事实是,1984年第五届的金韵奖已是校园歌曲的强弩之末,冠军歌手甚至很少被人记住。

    quot;金韵奖纪念专辑quot;唱片封套上的词句是quot;由这一代人的心声所谱成的quot;(第一辑、第二辑),quot;这一代青年心声的标志quot;(第三辑、第四辑),这里面的quot;这一代青年quot;与中国现代民歌或淡江--《夏潮》中的quot;这一代青年quot;已大不相同,它避开了这一代青年与反映社会现实、民族主义等的联结,走向一个更强调个人的方向。与此相关的众多quot;歌手小传quot;与quot;歌手近况报道quot;,除了是一种宣传策略之外,也成为校园歌曲歌手成为明星的要素之一。

    那个时候,民歌排行榜是靠听众寄明信片来统计,真的就有听众号召周围的同学多写明信片投给心仪的歌手。买不到或买不起唱片,学生们就自己跟着电台的节目翻录一卷卷的录音带,而quot;代客录音quot;的业务也相应出现。

    quot;金韵奖quot;的成功随即诱发其他唱片业同行的跟进,如海山、四海、丽歌、歌林、环球等等原来以发行国语流行歌曲为主的唱片公司,以及新成立的如民间出版社、光美、乡城等,然而能与新格金韵奖相提并论的,只有海山公司制作的自1978年起连续四年一年一张的《民谣风》,其制作人林伯宜先生的努力功不可没。

    除了唱片工业的生产行销之外,校园歌曲也借由电视媒体深入传播,例如当时收视率甚高的quot;中视quot;《六灯奖》歌唱竞赛节目便引进自弹自唱的形式与歌曲作为新的竞赛项目。一些原本演唱一般国语流行歌曲的歌星也开始出这样的唱片,或者延请校园歌曲的知名创作者为其创作歌曲。稍晚在1980年7月,由《民生报》、quot;中广quot;、quot;警广quot;与quot;华视quot;共同举办了名为quot;创作歌谣排行榜quot;的票选活动,每周通过quot;警广quot;《平安夜》、quot;中广quot;《亚洲之声》、quot;华视quot;的《综艺100》以及《民生报》影剧版揭晓排行结果,初期榜上有名的清一色都是校园歌曲,第一周的前十名依序为《龙的传人》、《恰似你的温柔》、、《秋蝉》、《归人沙城》、《年轻人的心声》、《归》、《今山古道》、《故乡的风》、《小草》。这项活动整体所产生的宣传与传播效果,显然要远大于陶晓清单一的广播节目与《滚石》杂志社所合办的民歌排行榜,甚至大于唱片公司本身的宣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quot;创作歌谣排行榜quot;一开始本以民歌为号召,《民生报》记者涂敏恒为此还写了一篇现代民歌发展小史,提到黄晓宁、洪小乔、胡德夫、杨弦、李双泽与quot;淡江事件quot;,并特别强调其中的quot;民族情感quot;,然而后来主办单位根据音乐学上quot;民歌quot;的定义,为免混淆,把此一票选活动定名为quot;创作歌谣排行榜quot;,其宗旨即为quot;鼓励创作,以期提高歌曲的水准quot;。

    校园歌曲的声势于1980年左右达到最高潮。除了唱片的出版与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遥远的乡愁简介 >遥远的乡愁目录 > 【第二章】 盛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