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男人,一个古老的种族”:西部往事,1968
琴仔、弗兰克、赛扬之间的新仇旧恨。《西部往事》在杀戮、掠夺、拓荒的大历史背景下,描写了一场男人的梦——土地、金钱、女人。所以尽管这部影片同其它“西部片”一样具有史诗的伦理性和女性崇拜,但在我看来,最让人激动人心的是男性那种无奈而坦然地面对死亡的悲剧气概。就像口琴仔与弗兰克最后决斗时的对白:

    ——你成不了生意人,弗兰克。

    ——是的。我只是个男人。

    ——一个古老的种族。

    正是《西部往事》那种荡气回肠,才使得后来同样气质的《美国往事》(OnceUponAtimeInAmerica)成为影迷经典,才使得《黄飞鸿》在海外发行时英文名叫做“OnceUponatimeinCimeInMexico)。当然《西部往事》那种荡气回肠其实是“造型大于叙事”的结果,他的人物造型、画面构图都给人以西部片中少有的“静态美感”。

    在异常舒缓中,一位和莱昂内并肩工作数十年的音乐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说《西部往事》中某一个镜头印在你脑海中的话,那么这个镜头必然是带有音乐的——莫里康内(EnnioMorricone)的音乐。这个莱昂内的小学同学,为他的西部片成功立下了超越一般配乐的功劳。在《西部往事》中三个音乐主题都不同凡响:“Manitheme”,这是莫里康内最动人的一段旋律,带着凄美绝伦的感伤与悠远,这个主题也是后来《美国往事》的雏形。这段音乐的愁怅之美,甚至使它脱离了电影本身,而流传世间至今。

    面对死亡的浪漫主义:虎豹小霸王,1969

    有人说自从DVD流行附带导演评论音轨之后,电影学院里的拉片课就可以取消了。就我看了一些之后,觉得两者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评论音轨(不论是谁讲解)多半回顾拍摄幕后、电影野史、花边新闻,偶有一些严肃背景资料和技术问题,但并不太详尽。而学院里的拉片课对视听语言的讲解要详尽、专业的多。在DVD中基本用的方式是边放边讲,并非逐一分段讲解、反复观看;再有就是DVD面对的影迷是看电影的,而不是做电影的。甚至影迷多半宁可看一些附带的记录片、花絮、被剪切的片断,而很少看完正片,再回头从头到尾看一样的画面,听导演或影评人们絮叨两小时。

    最近我化了很长时间,才把一套福克斯发行的《虎豹小霸王》(又译《布奇·卡西迪和日舞小子》,ButcYouragon),约翰·韦恩凭借《大地惊雷》(trueGrit)终于获得奥斯卡影帝称号。而《虎豹小霸王》这部用轻快的喜剧风格拍摄的西部片则获得了四项奥斯卡奖。

    这部电影是剧作家威廉·戈德曼根据布奇·卡西迪和日舞小子的真实故事改写,他花费了8年时间去做调查与收集资料工作,最后完成了一个非常神奇的剧本。这个编剧在评论音轨中说他第一次看到剧本的时候已经33岁了。当时他只写过三个本子,默默无闻,这个剧本在完成第一稿之后,寄给了所有的电影公司。由于情节过于简单,通篇都是讲两个大盗逃亡的故事,而被多数电影公司拒绝。而最初打动戈德曼是,两个大盗不断逃亡的情节。而追捕他们的队伍在影片中被刻划成无所不能,由几个传奇人物组成。这无疑被这次逃亡笼罩上神话的色彩。虽然影片开头宣称这是一部真实的电影,但是他们的大逃亡是“神话与事实交织在一起的传说”。面临死亡的幽默感是这部极为浪漫主义的西部片所具备的特征。据说试映时,由于观众看得有些过分,导演罗伊·希尔很为绝望。因为如果太搞笑,观众就无法理解最后的悲伤。于是他又剪去了一些片断。现在我们看到的版本,喜剧色彩与悲剧结局相辅相成。而影片中一女两男的微妙感情颇令人想起特吕弗的《朱尔与吉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未删的文档简介 >未删的文档目录 > “男人,一个古老的种族”:西部往事,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