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十三
    国史所载,永乐五年六月,内使李进往山西采天花,诈传诏旨,擅役军民,此即弄权之渐。仁宗即位,凡差出内臣,限十日内尽撤回京。其见于诏书者,有采宝石、采金珠香货,采铁黎木。而太宗实录,多讳之不书。[48]实录有十九年十一月辛酉,遣内官杨实。二十年十月癸巳,遣内官韦乔,同御史察勘两京,及天下库藏出纳二事。至洪熙元年六月,宣宗即位,而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尹崇高,奏朝廷近差内官内使,市买诸物,每物置局,有拘集之扰,有供应之烦,朝廷所需甚微,民间所费甚大。宜皆取回,惟令有司买纳。诏从之。乃犹有如宣德六年十二月乙末所书,管事袁公。假公务为名,擅差内官内使,陵虐官吏军民,逼取金银等物,以至磔死,而其党十余人皆斩者。呜呼!作法于凉,其敝犹贪。至于万历中年,矿税之使,旁午四出,而借口于祖宗之成例。则外廷之臣,交章争之,而无可如何矣。是以武王不泄迩。

    汉武帝遗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陵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倍公向私,旁谄牟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任赏,烦扰刻暴,剥削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怙倚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又令岁终,得乘传奏事。夫职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1]元城语录,汉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秋分行郡国,秩六百石而得按二千石不法,其权最重。秩卑则其人激昻,权重则能行志。本自秦时,遣御史监诸郡。史记言,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盖罢侯置守之初,而已设此制矣。[2]汉书百官表,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成帝末,翟方进何武乃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请罢刺史更置州牧,秩二千石。而朱博以汉家故事,置部刺史,秩卑而赏厚,咸劝功乐进。州牧秩真二千石,位次九卿。九卿缺以高第补,其中材则苟自守而已,恐功效陵夷,奸轨不胜,于是罢州牧复置刺史。[3]后汉书刘焉传,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刺史威轻,建议改为牧伯,请选重臣以居其任,从之。州任之重自此而始。刘昭之论,以为刺史监纠非法,不过六条。传车周流,匪有定镇。秩裁六百,未生陵犯之衅。成帝改牧,其萌始大。[4]唐戴叔伦抚州刺史厅壁记云,汉置十三部刺史,以察举天下非法,通籍殿中,乘传奏事,居靡定处,权不牧人。合二者之言观之,则州牧之设,中材仅循资自全,强者至夺权裂土。[5]新唐书,李景伯为太子右庶子,与太子舍人卢俌议,今天下诸州,分隶都督,专生杀刑赏,使授非其人,则权重衅生,非强干弱枝之谊。愿罢都督,留御史,以时按察,秩卑任重,以制奸宄便,由是停都督。然后知刺史六条,为百代不易之良法。而今之监察御史,巡按地方,为得古人之意矣。[6]唐书,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又其善者,在于一年一代。夫守令之官,不可以不久也。监临之任,不可以久也。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故一年一代之制,又汉法之所不如。而察吏安民之效,已见于二三百年者也。[7]唐李?请十州置御史一人,以周年为限,使其亲至属县,或入闾里,督察奸讹,观采风俗。此法正本朝所行。若夫倚势作威,受赇不法,此特其人之不称职耳。不以守令之贪残而废郡县,岂以巡方之浊乱而停御史乎?至于秩至七品,与汉六百石制同。王制,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日知录简介 >日知录目录 > 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