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十六 城池志
大南,计植一万七千九百八十有三株,亦缺其西。而于小北小西两门,各建炮台一座,并设敌台、城门、望楼焉。乾隆元年,发国帑,斫石建七门,护以女墙,每门周二十五丈,高二丈八尺,又建窝铺十五座。二十四年,知县夏瑚增植绿珊瑚为外护。四十年,知府蒋元枢修之,且建小西门于土击埕西。五十三年,大学士福康安、工部侍郎德成、巡抚徐嗣曾等会奏,改筑砖城,以台未烧砖,用土。进士郑光策以台地多震,不宜筑城,请仍旧制,加凿濠沟,足以为守。不从。是年十月二十七日起工,东、南、北三方,悉用旧址,唯西方近海,内缩一百五十余丈。画自小北以至小西,状如半月沈江,故谓之半月城。壁高一丈八尺,顶广一丈五尺,基广二丈。新建大西门楼,凡八门:东曰迎春,西曰镇海,南曰宁南,北曰拱辰。置窝铺十六座。以五十六年四月十一日告成,计费十二万四千六十余两。蔡牵之乱,郡治戒严,郊商多在西城外,乃捐建瓮城于新港墘,以防海道。道光四年,许尚之变,十二年,张丙之变,南北相扰,官绅议建外郭。不许,仅筑东郭之门,旁植刺竹,设仁和、永康二门以出入之。同治元年五月十一日,地大震,城壁多坏,修之。光绪元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又发国帑,大修之。十三年,移台湾府县于台中,改称台南,而县曰安平。

    嘉义县城

    康熙二十三年,置诸罗县于佳里兴堡,则昔之诸罗番社。四十三年,迁今治。知县宋永清始设木棚,周六百八十丈,建四门。雍正元年,知县孙鲁改筑土城,周七百九十五丈有二尺,壁基厚二丈四尺,上广一丈四尺。池深一丈四尺,阔二丈四尺,周八百三十五丈有五尺。五年,知县刘良璧建城楼,东曰襟山,西曰带海,南曰崇阳,北曰拱辰,各门置二炮。十二年,知县陆鹤又于城外环植刺竹,用以为固。林爽文之变,环攻数月,死守不下。事闻,诏改嘉义。其后屡遭兵燹,城半倾圮。道光十三年,绅士王得禄等捐款重修,并筑炮垒。以九月起工,十六年二月告竣,用费十一万九千三百六十两。同治九年,大震复圮。光绪十五年,知县包容与绅士林启东等重修。

    凤山县城

    前在兴隆内里前锋庄,康熙二十三年建,以其地有凤山故名。六十一年,知县刘光泗始筑土城,周八百有十丈,高一丈三尺。建四门,左倚龟山,右连蛇山。池广一丈,深八尺。雍正十二年,知县钱洙奉命环植刺竹。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变,庄大田应之。城破,文武多死,乃移于埤头店,环植刺竹。嘉庆十一年,蔡牵之乱,吴准泗陷新城,将军赛冲阿议复旧城,且建石,嗣以费大而止。道光三年,总督赵慎轸议建,饬知府方传穟查复。翌年,巡抚孙尔准巡台,奏请再建。而是时,适有杨良斌之变,潜入新城,其议遂定。十一月。传穟谋于绅民,捐款十四万两,五年七月起工,以知县杜绍箕为监督,绅士黄化鲤、吴尚新、黄名标、刘伊仲等为董事。扩其旧址,内包龟山,外接蛇山,垒石为之,高一丈有二尺,广一丈有五寸。上建雉堞,辟四门:东为凤仪,西为奠海,南为启文,北为拱辰,四隅各筑炮台,计费九万二千一百两,六年八月竣工。择吉告迁,而绍箕忽死,众以为不祥,无敢移者,衙署渐就荒废。于是乃建新城,积土以筑,略具规模,则今之县治也。

    恒春县城

    同治十三年,钦差大臣沈葆桢至琅■,奏建县治,择地于猴洞,山势回环,左趋海岸,而右廓平原,似为全台收局。名曰恒春,以其地为极南,四时皆春也。光绪元年起工,翌年告竣。城高二丈有八尺,周九百七十二丈。用土石筑之,建四门。

    台湾府城附郭台湾

    光绪十三年建省,移台湾府于此。附郭亦曰台湾。先是,巡抚岑毓英来巡,择地于蓝兴堡东大墩之麓,刘铭传亦以为可。十五年起工,先建八门四楼:东为灵威,楼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台湾通史》上册简介 >《台湾通史》上册目录 > 卷十六 城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