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马斯特·马克的夸克
何解释,听上去都会令人惴惴不安,犹如公园凳子上的陌生人告诉你某个想法,你听了会慢慢走开一样。比如,物理学家米奇奥·卡库是这样从超弦理论的角度来解释宇宙的结构的:杂化弦由一根闭合的弦组成,它有两种振动模式,顺时针方向的和逆时针方向的,要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待。顺时针方向的振动存在于一个10维空间。逆时针方向的振动存在于一个26维的空间,其中有16维已经被压实了。(我们知道,在卡鲁扎原先的5维空间里,第5维被卷成一个圈,已经给压实了。)如此等等,洋洋洒洒350页左右。
弦理论又进一步产生了所谓的M理论。该理论把所谓quot;膜quot;的面,纳入了物理学世界的灵魂。说到这里,我们恐怕到了知识公路的站点,大多数人该下车了。下面引了《纽约时报》上的一句话,它以尽可能简单的语言向普通读者解释了这种理论:
在那遥远遥远的过去,火成过程以一对又平又空的膜开始;它们互相平行地处于一个卷曲的5维空间里......两张膜构成了第5维的壁,很可能在更遥远的过去作为一个量子涨落产生于无,然后又飘散了。
无法与之争辩,也无法理解。顺便说一句,quot;火成quot;源自希腊文,意为quot;燃烧quot;。
现在,物理学的问题已经达到这样的一种高度,正如保罗·戴维斯在《自然》杂志里说的,quot;非物理学家几乎不可能区分你是合乎常情的怪人,还是彻头彻尾的疯子quot;。有意思的是,2002年秋,这个问题到了关键时刻。两位法国物理学家--孪生兄弟伊戈尔·波格丹诺夫和格里希卡·波格丹诺夫--提出了一种关于极高密度的理论,包括quot;想像的时间quot;和quot;库珀-施温格-马丁条件quot;这样的概念,旨在描述无,即大爆炸以前的宇宙--这段时间一直被认为是无法知道的(因为它发生在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诞生之前)。
波格丹诺夫理论几乎立即在物理学家中间引起争论:它到底是胡说八道,一项天才的成就,还是一个骗局?quot;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显而易见,它多少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quot;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家彼得·沃伊特对《纽约时报》记者说,quot;不过,近来,它跟许多别的文献没有多大区别。quot;
卡尔·波普尔被斯蒂芬·温伯格称之为quot;现代科学哲学家的泰斗quot;。有一次,他提出,物理学很可能没有一种终极理论--每一种解释都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形成quot;永无穷尽的一连串越来越基本的原理quot;。与之相对的可能性是,这种知识也许是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quot;幸亏,迄今为止,quot;温伯格在《终极理论之梦》中写道,quot;我们的理智资源似乎尚未耗尽。
quot;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领域将出现更多的见解;几乎同样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见解将是我们大多数人所无法理解的。
正当20世纪中叶的物理学家在迷惑不解地观测小世界的时候,天文学家发现,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对大宇宙的理解也是不完整的。
上次谈到,埃德温·哈勃已经确认,我们视野里的几乎所有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这种退行的速度和距离是成正比的:星系离得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哈勃发现,这可以用个简单的等式来加以表示:ho=v/d(ho是常数,v是星系飞离的速度,d是它离开我们的距离)。
自那以后,ho一直被称之为哈勃常数,整个等式被称之为哈勃定律。哈勃利用自己的等式,计算出宇宙的年龄大约为20亿年。这个数字有点儿别扭,因为即使到20世纪20年代末,情况已经越来越明显,宇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