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李清照:声声慢
还寒几乎一样,可以比较一下,原词如下: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这首《青门引》,上片起首两句“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声声慢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晚来风急。”倒是可以互相印证。张先写自己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乍暖”,见出是由春寒忽然变暖。“还”字一转,引出又一次变化:风雨忽来,轻冷袭人。轻寒的风雨,一直到晚才止住了。词人感触之敏锐,不但体现在对天气变化的频繁上,更体现在天气每次变化的精确上。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遣词精细确切,暗切微妙人情。人们对自然现象变换的感触,最容易暗暗引起对人事沧桑的悲伤,开句并不是这首词最妙的,大家喜爱的是“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这是诗人设得一个奇局,秋千或起或落——你隔墙看到的那个怕不是少女李易安出来调皮,乘着月色蹴秋千吧?

    写这首词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六十多岁了,客居江南久已,凄苦寂寞,旁人断难体会。佛说人生皆苦,我实在无力辩驳,应该怎样受用这些滋味呢?

    回忆,回忆,回忆,仿佛之间,这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

    屋子里一片漆黑,就这样安静地坐着——

    “易安!”那是他从楼上叫我的声音,清亮柔韧得像初夏塘边的芦苇——那是很好听的声音。他叫我,声音里带着清清的笑意。夜幕降临的时候树梢发出沙沙的响声,有飞鸟的翅尖轻轻擦过水面:刷——刷——只有这才是永久不变的声音。仿佛一梦醒来似的,我飞快地站起身来,利落地点燃了那烧茶的紫陶炉子。烟袅袅而起的时候,哦,这才是我真正的生活。身后幽深昏暗的房间就是那向着永远延伸的时空,只要认真望着,还能够隐约看见心爱的人,他就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修长白皙的手指勾连着一支修长墨绿的苇秆,他在想他的心事,默默品味着自己的微笑和哀伤。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我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煮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写这首词的时候这名劫波渡尽的天才女人已经完全陷入孤寂了。在她的感觉中,时光开始混淆,觉得一切都已经不再透明,病痛中诗人年华凋零,躺在病床上,她似乎又想起了往事——

    那一天的清晨里,很早的时候,明诚走了。睡梦中的她依稀还记得,他像往常那样早早地起来,动作的声音很轻。我仍旧矇眬着睡眼,也不知道他那天穿的是什么衣服,秋寒薄暮,也不知他会不会冷。

    茶水轻轻的沸声中,我醒了。房间里如往日般弥漫了清淡醇濡的香气。很多年前,我还是幼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竟能够一一分辨出茶中每一样配料的香气,又过了一些日子,这些香气的概念都不再明晰了,他们混在一起,构成了我对阁楼的记忆,我慵懒地嗅着这些气息的时候,内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安逸和安逸中细雨般寥落的幽怨——这是没有怨恨的人的幽怨,一种极为高贵的奢侈品,一个人的一生中只能稍稍品尝一下。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一首词名《凤凰台上忆吹箫》,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忆吹箫》,吹箫之说是有典故的。

    《列仙传拾遗》载,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相忘于江湖简介 >相忘于江湖目录 > 李清照: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