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三讲
出来的作用,这些我们都要知道。

    “现证空性慧所摄持之大乘谛现观,即是大乘见道之相,界限唯在大乘见道。”

    现证空性即禅宗所讲顿悟,“蹦”的一下,在教理就是“现证空性”。性空的境界一下呈现出来,这个时候智慧开悟,般若成就,现证空性所包含大乘道的所有现观庄严,都出来了。所以净土境界一下现前,立地成佛,这个在理论上就是大乘见道的境界。见道以后才好修道。等于看到米再做饭,见道等于看到米了,修道等于米下锅了。至于大乘见道的这个界限,现在不讲禅宗顿悟,只讲功夫见地道理来说明,教下与宗下是不同的。比如净土宗,你念一名南无阿弥陀佛就到家了,如果讲教理,为什么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它是什么道理,南无阿弥陀佛又怎么念法等等,这些是教理。所以宗和教有差别,但是通宗的人没有不通教的,通教的并不一定通宗,因为没有做功夫的缘故。一定要做功夫求证,这里所以说,“界限唯在大乘见道”,教理是这么讲。

    “此说,大乘见道人身中,具大功德胜利之见道。”

    弥勒菩萨说,我这本现观庄严论里头所说,这个身内的功德成就了,才能谈到见道,见道还要靠这个肉身的。

    “道相智所摄之见道中,有十六刹那。”

    刹那之间就见道了,这是弥勒菩萨给我们分别的。

    “佛清净为最清净者,由于能治所治次第断过门中,许大乘修道由能量之智与所量实空平等性故,是能尽清净三界诸障之真对治故。”谈到对治法门,学佛修道不是一个药方就可治百病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对治法。当你修持时,忽然一下空了,空久了就昏沉,睡着了,这时就需要对治,就要不空,提起“有”来。

    “有”久了,就又散乱了。所以打坐做功夫要晓得对治法门。

    有人问:有时候念佛、念咒子或做观想,做得很好时,怎么后来不行了呢?

    因为你觉得好,你心中想,这一下好啊!很定啊!事实上已经在散乱了。越搞越被散乱拉走,当然就不好了,又不晓得对治。修行人对各种方法,不论外道内道都要知道才行。在某一种境界,应该赶紧要修某一个法门,不能再搞原来那个方法,再搞就要出毛病。尤其我们的心理,多少的业障,很难把它调整过来,所以有八万四千不同的对治方法。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不是只限于一门,认为自己这个对,其他都不对,那就错了。

    现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切清净对治法的重要。唯有佛的清净境界是总对治法。能对治的与所对治的,要恰如其分才行。比如我们散乱要修止,昏沉要修观,落昏沉要炼气,气炼多了也会出毛病,所以要恰到好处。能治、所治各种法门都要学。

    对治法门学了做什么?“次第断过”,把我们的习气渐渐转变过来。这次课程讲见地、修证、行愿,但行愿没有谈,因为很难做到的。习气过错是不可能断的,但心理行为及习气不能断,是做不到身内的功德成就,所以功夫不会进步。

    等到你身内功德成就了以后,身体方面自然是一秒秒、一天天在变化,向胜义方向转变,这个道理是呆板的,这本经典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

    可是这里又告诉我们,习气是次第慢慢断的。比如刚才讲,得了定,意念清净时,别人的一点错处都看不惯,是什么道理?等于自己把镜子擦得太亮了,太干净了,一点灰尘都不能落,落下来就看得清清楚楚,看了就讨厌,就要擦掉,不能容纳尘垢,起了瞋心。因此只喜欢清净,不喜欢尘垢,这是功德不圆满,也是过错,赶快要断,非断不可。这些佛经上都讲了,修持不是那么简单的。

    所以“能治所治次第断过”,这个法门当中,是大乘的修道,“由能量之智与所量实空平等性故”。大乘的修道境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如何修证佛法简介 >如何修证佛法目录 > 第二十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