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讲
,说得好听叫推理,不好听就是估计、猜猜而已。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注意这个“知”,你那个知道妄想起来的那个知,那一点的关系,加上执着这里面的构想,「说妄因缘」,说妄想是因缘所生,如果你明白了妄想自性本空的话,「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了,本空嘛!

    「何况不知,推自然者,」至于那些认为这些生命的心理根源,是因为自然而来的,就更不要谈了。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所以佛说,我上面告诉你,我们这个五阴--色、受、想、行、识,在发挥作用时,各有不同。归根结底,五阴虽不同,但都是一个大妄想。

    世尊接着就五阴的妄想性质各作解说,而后总结说:「是五受阴,五妄想成。」这五种感受的阴境,就是五种妄想的形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你们如果想知道他们的构成的因素和范围的话,现在我告诉你。

    五阴第一个是色阴,「唯色与空是色边际。」一种“形”或“相”的呈现,就是色;相对于“色”的呈现,那就是色的消失,也可以说是一种“空”。由于这个“空”是物理世界的空,或者心理概念上的空,严格说,也是一种“相”,是“空”的“相”,所以仍属于色阴的范畴。这也就是「唯色与空,是色边际」的道理。

    「唯触及离,是受边际。」譬如我们手一碰、一离,是受阴范围里两大现象,这还是以大原则讲。如有些人与朋友分开,心里的感受很难过,那不是这个触,而是“想”所构成的触。这五阴还要重重打滚的,等于中国算命讲五行,错综复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里头身心互相影响很大。

    「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在想阴的范畴里,有记得和忘记,两大作用形态的呈现。忘了就是对某件事情想不起来了,在“想”的天地里,呈现一片模糊,无记的相,所以同“记”一样的,属于想阴的范畴,只是“记”与“忘”是相对的两种现象。

    「唯灭与生,是行边际。」在行阴的范围里,则是“生”“灭”两大相对作用形态的呈现。

    「湛入合湛,归识边际。」这就很难解释了,湛就是澄清,心境到了澄澄湛湛,空灵一片,这是上一个“湛”。“入”,进入那个自性本体的,了无所有的,澄澄湛湛的境界,就是「湛入合湛」,这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性的范畴。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这是五阴的根元,这五阴就如同中国文化的五行,是同样的麻烦和复杂。五大因素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佛经里头有一部叫“五蕴论”,但是还没有讲得清楚。在印度的十二因缘,也是根据十二个时辰来的,等于中国文化的子丑寅卯巳午未申酉戌亥。无明就是子,无明缘行,行就是丑,那是另一套学术研究了。从前大陆上的大庙子,当方丈要收徒弟时,用达摩一掌金来看,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生的,算出来是可以出家,或没有佛缘不要出家。达摩一掌金就是根据十二地支来的,十二地支是十二因缘来的。你说灵光嘛!

    佛法讲一切唯心,大禅师大方丈们,就不用这一套。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一个凡夫的生灭,色没有了叫作死亡。修道则「灭从色除」,先在身体上想办法。如果身体的障碍除不去,五阴脱不掉,那有什么用呢?闭起眼来打坐,只不过在这个身体里头打滚。这里不舒服,那里舒服,这边不通,那边通了,转来转去都不出这个身体。就象禅宗祖师骂人的话:闭起眼来,在那个黑山鬼窟里头作活计。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五阴的解脱是一步一步来,是科学的,是没有办法违反的原则。当然有人一上路,也可能先从行阴或识阴解脱,步骤并不是完全固定的。顿悟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如何修证佛法简介 >如何修证佛法目录 > 第四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