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才把密因抽出来的。你找找看,古人也没有把它认真指出来过。所以“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下面是一个总论: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魇,自作沉孽。」佛吩咐他的出家弟子,一定要存心发愿。存心就是发愿,儒家称为存心,佛家就叫发愿。也就是立志的意思。佛说等我过世以后,把这个法门,传给修持的人,使一切众生明白这个道理。「无令见魇,自作沉孽」,一切观念、一切修持的错误,都是“见”的问题。见解的错误,也就是所谓“见浊”。我们这个世界,有所谓“五浊恶世”的说法,见浊就是五浊之一。这世界上意见最多了。例如战争,就是因意见上的纷争而起。人的烦恼都是从意见上产生的,我的对,你的错,大家就闹起来了。执着了个人见解,变成了见魔。佛说「自作沉孽」,这个孽字,不是那个业字,这里干干脆脆,就是说自己造孽。
「保绥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岐路。」所以你们要把修持的路子告诉大家,使大家不要走错了路,走错了路不得了。
「精真妙明,本觉圆净」,“精真”比喻这个本性,生命本来的这个东西。
楞严经上不用学理性的名称,如“真如”啦,“法界”啦,“法性”啦,“如来藏”啦……干脆用事相来表达。每一本经典都有它的重点,楞严经偏重在修证,所以明明白白用这个代名词--精真。佛家讲本性是本觉、始觉。觉什么?觉那个“本觉”,并不是另外得到一个东西,是觉我本来的东西,这个东西是本来清净的。
「非留生死,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注意这句「非留生死」,不是没有生死,生是有的,只是生死无妨,不留不碍,不垢不净,没有关系。所以张掘秀才悟到“涅盘生死等空花”,不但生死等于空花,涅盘也等于空花。换句话说,你认为你认为涅盘是一个东西,涅盘就是生死。又换句话说,你证了生死本来虚幻,生死就是涅盘。这个“留”字实在用得好极了。“非”字也改不得的。
年轻的出家同学,你们注意!未来的佛教,中国文化的佛教,是要你们挑担子的,文学没有搞好,这个担子怎么挑啊?挑不起来的。唐、宋以前的高僧为什么样样好?再加上诗词歌赋,个个都是高手。他们会的,你们不会;所以那时上自皇帝,下至挑葱卖蒜的,没有不佩服这些高僧的,而现在我们做了出家人,你不会的,在家人会,你会的,在家人都会,那么问题不就来了吗?我站在你们这一旁,勉励出家人,要发愿挑这个担子。你看!楞严经翻译,一个字也不能马虎的,「非留生死」,不但“留”字用得好,那个“非”字,也真不知用尽多少心思。
这部楞严经是般刺密地法师带过来的,当时印度是禁止佛书出境的,违犯了就要杀头。据说这位大师把自己胁下的皮肉剥开,把这本经缝在皮肉里头,才能带到中国来。我们读经往往忽略了当时种种艰苦的情形,所以佛教中有预言,这本经最后传进中国,到了末法时期,这本经最先被毁掉。末法来了,开始有人攻击这本经是假的,后世人听到这批学者的伪经论调,也就不去看它。其实这批作者也不是学佛的,什么功夫,什么修证,一概都没有。
接着又再叮咛:「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这个问题大了,是科学的领域,这也是楞严经第四卷,富楼那问佛的问题。你说本性本来清净,本来圆明,为什么形成这个物理世界呢?第四卷所讨论的问题,就是这个地球是怎么变出来的。我们打坐为什么丹田会发暖?秘密也就在这里,佛把秘密露给你,所以楞严经自称是“密因修证”,他的秘密放在里头,而且根本也没有秘密,“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就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