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部 比特的时代 1.重建世界/信息DNA比特和原子
理器。

    与其想象未来的电视会有更高的分辨率,更鲜艳的色彩,或能接收更多的节目,还不如把它看成智慧分布上的一场变迁—或者,说得更准确一些,就是把部分智慧从传播者那端,转移到接收者这端。

    就报纸而言,传输者也同样掌握了所有的智慧。

    但是大报却或多或少地避免了信息单一化的问题,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读报。

    我们一页页地例览、翻阅报纸,由不同的标题和照片引导,尽管报社把相同的比特传送给成千上万的读者,但每个人的阅读体验却大相径庭。

    要探讨数字化的大未来,其中一个办法,就是看媒体的本质能不能相互转换。

    看电视的体验能不能更接近读报的体验?许多人党得报纸新闻要比电视报道更有深度。

    这是必然的吗?同样地,人们认为看电视比读报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宫体验。

    一定如此吗?答案要看我们能不能开发出能力我们过滤、分拣、排列和管理多媒体的电脑,这种电脑将为人们读报,看电视,而且还能应人们的要求,担任编辑的工作。

    这种智慧可以存在于传输者和接收者两端。

    当智慧藏身于传输者这端时,你就好像自己聘请了一位专门撰稿人—就好比《纽约时报》根据你的兴趣,为你度身订制报纸。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传输者会特别为你筛选出一组比特,经过过滤、处理之后传送给你,你可能会在家中将其打印出来,也可能选择以更加互动的方式在电子屏幕上观看。

    另一种情况则是在接收者一端设置新闻编辑系统,《纽约时报》先发送出大量的比特,可能包括5000篇不同的文章,你的电子装置再根据你的兴趣、习惯或当天的计划,从中撷取你想要的部分。

    在这个例子中,智慧存在于接收者这端,而传输者一视同仁,把所有的比特传送给所有的人。

    未来将不会是二者只择其一,而是二者并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数字化生存简介 >数字化生存目录 > 第一部 比特的时代 1.重建世界/信息DNA比特和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