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天下名泉佳水-2
从江中望去好似一只张口伸舌、鼓起大眼的蛤蟆,人们称之为蛤蟆石,又叫蛤蟆碚。

    蛤蟆石地处滩险流急的扇子峡边,舟人过此视为畏途。郭相业在《蛤蟆碚》中写道:“白狗峡,黄牛滩,千古人嗟蜀道难,江边蹲踞蛤蟆石,逆水牵舟难更难,贾客闻之心胆寒。”

    然而比这千万年蹲在长江边上的蛤蟆石更有名气的,则是隐匿在背后的那眼清泉。

    在蛤蟆尾部山腹有一石穴,中有清泉,泠泠倾泄于“蛤蟆”的背脊和口鼻之间因蛤蟆头朝北,漱玉喷珠,状如水帘,垂注入长江之中,名曰“蛤蟆泉”。泉洞石色绿润,岩穴幽深,其内积泉水成池,水色清碧,其味甘美。

    唐代茶学家陆羽,约在天宝后期,涉足于巴山蜀水访茶品泉时,曾前来品鉴过蛤蟆石泉水。在其所着《煮茶记》见之于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中载:“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泠,状如龟形,俗云蛤蟆口水第四。”这蛤蟆口水自从陆羽评其为“天下第四泉”以来,引起了嗜茶品泉者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北宋年间,许多着名品泉高手、茶道大师,都不避艰险,纷纷登临扇子山,以一品蛤蟆泉水为快,并留下了赞美泉水的诗篇。如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有诗赞曰:“蛤蟆喷水帘,甘液胜饮酎①。”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在诗中赞道:“巴人漫说蛤蟆碚,试裹春芽来就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和散文家苏轼1037—1101和苏辙1039—1112兄弟都曾登临蛤蟆碚品泉赋诗,赞赏寒碧清醇的蛤蟆泉水“岂惟煮茗好,酿酒更无敌”。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1125—1210也是一位品泉家,他在《蛤蟆碚》诗中写道:

    不肯爬沙②桂树边,朵颐③千古向岩前。

    巴东峡里最初峡④,天下泉中第四泉。

    啮雪饮冰疑换骨,掏珠弄玉可忘年。

    清游自笑何曾足,擂鼓⑤冬冬又解船。

    陆游这首诗作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十月于蛤蟆碚。诗人在《入蜀记》写道:

    “十月九日登蛤蟆碚,《水品》所载第四泉是也。蛤蟆碚去路临江,头鼻吻颔绝类,而背脊疱处尤逼真,造物之巧有如此处。自背上深入得一洞穴,石色翠润。泉泠泠有声,自洞出,垂蛤蟆口鼻间成水帘入江。是日极寒,岩岭有积雪,而洞温然如春。”

    〔笺注〕①酎:经过两次以上复酿的醇酒。

    ②爬沙:唐代韩愈《月食诗效玉川子作》:“尝闻古老言,疑是蛤蟆精,爬一作杷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桂树:指月宫中之桂树。长江三峡有一则古老的神话传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成灾,玉帝降旨大禹下界治水,还派了一批天神相助。照管月宫桂树的蛤蟆精趁玉帝酒醉酣睡时,悄悄来到三峡找大禹,要求参加治水,以拯救受灾的百姓。这句诗是说,由于当年蛤蟆精不肯回月宫里去看管桂树,所以也只好千年万载蹲在长江边上了。

    ③朵颐:鼓动腮颊,嚼食的样子,在诗人笔下的蛤蟆碚十分生动、逼真、有趣,千万年来,它总是摇动着口鼻,鼓动着腮颊,仿佛老在吃什么,又跃跃欲试地想跳入长江之中。

    ④最初峡:指扇子山峡。宋时在峡州夷陵县境。

    ⑤擂鼓句:时年诗人入蜀,沿长江三峡逆流而上,沿途游历名山胜迹。因为是集体乘船而行,冬冬擂鼓之声,是船主向乘客发出的开船信号。

    十一、上饶广教寺陆羽泉——天下第四泉一卷经文①,苕霅溪边证慧业②千秋祀典③,旗枪风里弄神灵④——佚名陆羽泉,原在江西上饶广教寺内,现为上饶市第一中学校。唐代茶神陆羽于德宗贞元初785—786从江南太湖之滨来到了信州上饶隐居。之后不久,即在城西北建宅凿泉,种植茶园。据《上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简介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目录 > 第六章 天下名泉佳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