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中国名茶 一、绿 茶-8

    含水量要求在3~5%时出锅,稍经摊凉,以铁罐盛装密封。成茶叶片细嫩均匀,碧色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柔细软嫩的白绒毫,泡一杯茶,仅需5~7片茶叶,茶汤清澄而略带金黄,味清凉芳醇,经久不绝。据对10月份所采的一芽一、二叶制作的秋茶测定:含多酚类21.45%,水浸出物48.26%,茶生物碱2.88%。

    遂川狗牯脑茶,始制于明代末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清嘉庆元年1796,茶农梁传溢一作梁为镒夫妇,在狗牯山侧的石山梗中开辟茶园数亩,采取祖传的工艺制作的茶叶品质极佳。后来遂川茶商李玉山采用狗牯脑茶树鲜叶制成银针茶,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受到高度评价,并荣获金质奖章和特等奖状,于是遂川狗牯脑便成为饮誉世界的名茶。梁氏的后裔梁德梅,为保护狗牯脑茶的正宗牌号和信誉,进一步扩大销路,以“遂川汤湖上南乡狗牯脑石山茶祖传精制青水发客诸君光顾认清图书为记。梁记兴。”为该茶品商标,遂将其生产的狗牯茶直接销往广东、湖南。1930年获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甲等奖状。1982年在江西省名茶评选会上评为江西省名茶,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名茶。

    55.普陀山佛茶普陀山佛茶,又称普陀山云雾茶,是我国绿茶类古茶品种之一。产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普陀山。该山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环岛约40公里,素有“海天佛国”之称。有以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院为主的建筑群;岛上还有白华山、佛顶山、梅福院、杨柳院、文物馆、西天门、望海亭等名胜古迹,殿宇巍峨,风景壮丽,为游览、朝佛胜地。

    普陀山茶,因其最初由僧侣栽培制作,以茶供佛,故名佛茶。早年佛茶外形似圆非圆,似眉非眉,形似小蝌蚪,故又称凤尾茶。普陀山为丘陵性岛屿,地处我国东海之滨的东端,山丘海拔200米左右,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5℃,年均降水量1187毫米;山丘土壤多为红黄壤土,腐殖丰富,土层肥厚,林木茂盛。

    佛茶制作工艺与品质特色:普陀山茶一年仅采一季春茶,于谷雨前开园,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经拣剔、摊放、杀青、轻揉捻、炒二青、炒三青、烘干或辉炒干燥等工序,其制作略同洞庭碧螺春。该茶从栽种到采制,特别注重洁净,茶树从不施肥,仅耕除杂草,以草当肥;对炒茶用锅,每炒一次,须刷洗一次。其成品茶,色泽翠绿微黄,茶汤明净,香气清馥,滋味隽永,爽口宜人。

    普陀山种茶,约始于1000年前的唐代,其时佛教正在中国兴盛起来。寺院提倡僧人种茶、制茶,并以茶供佛。僧侣围坐品饮清茶,谈论佛经,客来敬茶,并以茶酬谢施主。据《定海县志》载:“定海之茶,多山谷野产。普陀山者,可愈肺痈血痢,然亦不甚多得。”清康熙、雍正年间,始少量供应朝山香客。清末,由于轮渡通航,香客及游览者大增,从而促进了佛茶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茶园扩展较大,并建立了茶场。1980年以后开始正式对外销售。

    56.湄江茶湄江茶,产于贵州省湄潭县湄江河畔的贵州省国营湄潭茶场。湄江茶属高档扁形绿茶,以其色翠、馥郁、味醇、形美“四绝”而着称于世。

    湄江茶创制于1943年,迄今已有五十年的历史,1954年正式命名为湄江茶,1980年改为湄江翠片,1993年恢复原名——湄江茶。

    湄潭茶场,地处黔北湄潭县城区境内。湄江河沿湄潭县城流经全境。三面环水,山青水秀,两岸茶山连片,素有茶乡的美称。湄江河两岸质地优良,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而湿润,多为酸性或微酸性砂质土壤,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气温在15℃左右,年降雨量在1100~1200毫米,空气清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简介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目录 > 第一章 中国名茶 一、绿 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