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36-40
2005年的元旦联欢会上,张鸣先生又一次登场了--据称他从未错过任何一次中文系的元旦联欢会,每次必出席,出席必唱词,这次唱的好像是姜夔的一首,甫一开口,布置得颇现代化的会场竟弥漫起一种庄严肃穆的古典气氛。张先生的白发、灰衫、布鞋在浅蓝色灯光的笼罩下更显出一种古代书生的雅气来。音律和谐如高山流水,听者无不击节称叹。其实也听过一些配上现代流行音乐的宋词演唱,感觉也不错,但和张先生所唱的古雅之音相比,也未免有些俗气了--其实在词当初流行演唱的时候,也只能算是俗文学呢。

    第40节:先生 文/陈恒舒(10)

    张先生在教学方面是极认真负责的。首先表现为他的课堂容量极大。每次上课必提早十分钟到课堂,还企图尽可能地提前上课。每次还没到点他就敲着前面的讲桌让大家安静下来。课上到大约一个小时的时候他总要问一句:quot;还要休息吗?quot;那意思就是:quot;咱甭休息了,接着讲下去吧。quot;下面只要没什么太大动静,他就会说:quot;那咱们接着讲吧。quot;这时候下面就会出现较大的骚动,这时他才很无奈地放下讲稿,说:quot;好吧,休息五分钟。quot;--其实课间应该休息十分钟的。每次临下课的时候,他都会习惯性地看一下表,然后作惊讶状,说:quot;哟,还有十分钟了。quot;然后很无奈地看着大家说:quot;怎么办呢,这样吧,我把这个问题讲完咱们再下课好不?quot;也由不得我们说quot;不好quot;,他便一直讲下去,往往都要拖上五到十分钟。开始我们还以为是偶然现象,后来发现次次课都是如此--原来这是张先生的quot;惯用伎俩quot;,这样累计下来,他每个学期都能多争取到一次课的时间。另外就是他对学生论文的批改。我们只交过一次三千字的读书报告。事隔一个月以后,作业发下来,我们惊奇地发现每个人的文章后面都有一串长长的评语,多则两三百字,少的也有七八十字,文章中还有红笔的勾画和随文点评,想来是看得十分细致。最难得的一点就是,不管分数高低,张先生评语的大部分篇幅是在称赞这篇文章的好处,缺点也很鲜明地指出但并不占太大分量,这是一种以鼓励为主而非以教训为先的方式--张先生不仅负责,也是很懂得为人师之道的。

    张先生是个趣人。他最有名的一句口头禅就是quot;好玩quot;。他课堂容量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据他自己说就是:quot;这个东西讲起来太长,不讲呢,又太可惜了,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比较好玩……quot;有时候说起一段好玩的故事或者念一段好玩的文章,我们下面还没反应过来呢,他自己先大笑起来,因为他觉得quot;好玩quot;。但这种心态并不妨害他的学术研究,反倒增添了不少乐趣。他总穿着一袭布衫来给我们上课,有人戏称之为quot;长衫quot;,张先生很快做出澄清,说我穿的不是quot;长衫quot;,为什么呢,鲁迅先生的里面说了,quot;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点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quot;,而他自己是quot;没有这样阔绰quot;的quot;短衣帮quot;,最后特别声明,阶级一定要划分明确。这一番解释把大家都逗乐了。但这身衣服确实给张先生添加了不少古雅的气息,包括那几次唱词表演,实在让我们觉得张先生就是一地地道道的quot;宋人quot;。有时候我会去试着想象张先生quot;细雨骑驴入剑门quot;或是quot;晴窗细乳戏分茶quot;的情景,一定也是特别quot;好玩quot;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寻找北大简介 >寻找北大目录 >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