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萧规曹随
务立刻陷入停顿状态。
曹参的儿子曹窋当时为中大夫。
刘盈便召见曹窋,对他埋怨道:
“你的父亲大概欺侮我年少不懂事,所以才会如此的荒唐吧!你回去对他说:‘高皇帝弃群臣而归大,当今皇上年纪尚鞋您为相国,整天喝酒唱歌,无所事事,如此作为怎能成为天下臣民的领导者呢?’但不要说是我讲的,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曹窋回去后,便等待机会,将以上的意思对曹参作劝谏。
想不到曹参当场大怒,表示:
“你只要好好侍奉皇上就可以了,怎么如此多嘴?天下事岂是你这种黄口小儿能懂的!”
并当场依家法,怒责曹窋二百下,以示惩戒。
这消息自然很快传到刘盈耳中,刘盈也大怒,立刻召见曹参。
刘盈当面怒责道:
“你为何处罚曹窋呢?是我要他劝谏你的啊。”
曹参当然知道是刘盈指示,他处罚曹窋,便是作给刘盈看的。
因此曹参也立刻脱下相国冠帽,辞谢道:
“我所以什么事都不做是有原因的!”
“这又有什么道理?”
“陛下自认在圣明英武方面,比先皇如何?”
“朕哪敢和先皇帝相比!”
“那么陛下认为我和萧相国,谁较贤能?”
“老实讲,你不若萧何!”
“是艾陛下讲得非常对,我们是都不如他们啊如今高皇帝和萧相国为天下所定的法令已经够清楚了,陛下只要垂拱而治,我也只要谨守职位,遵守既定的法令,不就可以了吗?。”
刘盈立刻醒悟,便说道:
无为而治背后的苦衷
《史记·曹相国世家》最后记载:
“曹参为汉皇朝相国,先后三年,死于任内……百姓歌颂道:‘萧何制定法律规章,统合整体行政作业,曹参接续其职务,审慎保守制度精神,毫不修改,主政务在清静无为,让百姓有一段安静日子好过’。”
司马迁本人在最后的评语内更表示:
“百姓在经历秦朝繁苛严酷的政治后,曹参以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故天下俱称其美焉!”
史记的年代离当时不远,民间对萧何及曹参的称赞,以之为当代难得的贤相,应属事实。
但后代读史者不免要直瞪眼了,萧何个性保守,一切简约,无何作为,曹参更是成天喝酒,消极无为,行政效率低落,这是那门子的贤相呢?
不过,民间反应的事实又摆在眼前,这要如何解释呢?
老子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的确是萧何规划的最好写照刘邦的汉皇朝介于周王朝封建制度及秦皇朝的郡县制度中,严格来讲,是无前例可循的又值秦皇朝过分中央集权所造成的帝国贫血症,行政一片混乱,甚至濒临崩溃。萧何因此一律简化,让各地方仍有相当自主权,以应付个别情况。”
萧何小心谨慎的规划,让中央和地方间取得均衡,但实际上又由于大诸侯王骨牌效应式造反,使中央不得不直接掌控各郡县。所以当年所谓的“郡国制”,其实只是配合现状需要,更改中央集权缺点,所建立的一种特别的制度。由于简约,颇适合动乱不安的时代,适应力倒算颇强。
不过这套制度实施不久,刘邦及萧何便相继去世,幸好大的异姓诸侯也皆已解决,国家还算平定。
曹参接棒后,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让这套制度,发挥实际效能。既然萧何已有明确规划,并皆已付之执行,曹参只需全力维持这股气势,使制度能让大家习惯化即可。
但这时候却有另一股力量急速想夺权,以扩充自己势力,国政的最高领导者吕后便是这股力量的幕后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