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缀白裘》序
    《缀白裘》序

    --------------------------------------------------------------------------------

    从元代的杂剧变到明朝的传奇,最大的不同是杂剧以四折为限,而传奇可以有五六十出之长。这个区别起于那两种戏曲的来源不同。元朝的杂剧是勾栏里每天扮演的,扮演的时间有限,看客的时间有限,所以四折的限制就成了当时公认的需要。况且杂剧只有一个角色唱的,其余角色只是说白而不唱,因为唱的主角最吃力,所以每本戏不可过长。每一本戏必须有头有尾,可以自成一个片段。万一有太长的故事,可以分成几本,每本还是限制四折(例如是五本,是六本,每本四折)。这个四折的限制,无形之中规定了元朝杂剧的形式和性质。现在的一百多部的元曲之中,没有一部的题材是繁重复杂的。这样的单纯简要,不是元曲的短处,正是它们的长处。我们只看见那表面上的单简,不知道那背后正有绝大的剪裁手段:必然有一番大刀阔斧的删削,然后能有那单纯简要的四折的结构。所以四折的元曲在文学的技术上是很经济的。

    明朝的传奇就不受这种折数的拘束了。传奇出于南戏,南戏的最早形式好像是一种鼓词,有唱而无做。十二世纪的诗人陆放翁曾有诗道: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就是古本《赵贞女》)

    鼓词唱本可以很长,正如北方的《诸宫调》唱本可以很长一样。南戏最早是唱本,后来大概受了北方杂剧的影响,唱本加上扮演,成为南戏。南戏初行于乡村,故没有勾栏看客的时间上的限制。南戏中的角色人人可唱,不限于一个主角独唱到底,所以戏文过长也不妨,因为这种种的历史背景不同,所以南戏最早的杰作——琵琶记——就是一部四十二出的长戏。后来明清两朝的文人作的传奇都是完全打破了元曲四折限制的长戏。我们试把元曲的《杀狗劝夫》来比较后起的《杀狗记》;或者把元曲的《赵氏孤儿》来比较后起的《八义图》,就可以明白这种后起的传奇在文学的技术上是最不讲究剪裁的经济的。

    元曲每本只有四折,故很讲究组织结构;删去一折,就不成个东西了。

    南戏与传奇太冗长太拖沓,太缺乏剪裁,所以有许多幕是可以完全删去而于戏剧的情节是毫无妨碍的。就拿《琵琶记》第一卷来说罢。第一副末开场,第二高堂称庆,第三牛氏规奴,第四逼试,第五嘱别,第六丞相教女,第七才俊登程,第八文场选士,——这八出若在元朝杂剧作家的手里,完全可以删去,至多在一段说白里几句话就可以说完了。一部《琵琶记》,四十二出之中,最精彩的部分不过是“吃糠”、“祝发”、“描容”……四五幕而已。

    岂但《琵琶记》如此?一切明清传奇,无不如此。、、、《一捧雪》,流传到今日的能有几幕呢?其余的部分,早已被时间的大手笔删削掉了,只留给专家去翻读,一般看戏的人们是从不感觉惋惜的。

    明朝的大名士徐文长曾批评邵文明的《香囊记》,说他是“以时文为南曲”。其实这一句话可以用来批评一切传奇。明清两代的传奇都是八股文人用八股文体作的。每一部的副末开场,用一支曲子总括全个故事,那是“破题”。第二出以下,把戏中人物一个一个都引出来,那是“承题”。下面戏情开始,那是“起讲”。从此下去,一男一女,一忠一佞,面面都顾到,红的进,绿的出,那是八股正文。最后的大团圆,那是“大结”。

    这些八股文人完全不懂得戏剧的艺术和舞台的需要。(直到明朝的晚年的阮大铖和清朝初年的李渔一派,才稍稍懂得戏台的艺术。)他们之中,最上等的人才不过能讲究音乐歌唱,其余的只配做八股而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胡适书话简介 >胡适书话目录 > 《缀白裘》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