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故道旧影(七则)
    刘山是抗战第三年到我们黄河故道上来的,一根扁担,两只破筐,一个筐里放着三岁的儿子,一个筐里放破烂家当。家当中最引人的,是泥捏的娃娃、狗头、大肚子佛。大家明白他是个捏泥人混穷的。我们村上穷人多,穷人怜穷人,当晚便送来窝窝头、山芋片、热稀饭,还帮助刘山在汪塘边上的地屋子里安了家。

    刘山大约三十岁,墩实实的身个,黑里透红的脸膛,性格内向,以笑代言。收下别人的东西,不说谢,只微笑点头。刘山除了会捏泥玩艺之外,还t、55一歉有个小能耐:吹柳笛、拉丝弦,吹、拉技术都和他捏的泥玩艺差

    不多:品位不高,粗看似像,笛音弦声,也只能分清quot;工商上四合quot;,曲调只有《小放牛》、《小五更》、《盂姜女》之类。可是,在我们那片飞沙走石的穷村,刘山竟然起到了丰富人民艺术生活的作用。不久,家家户户屋当门的条几上都摆放着五颜六色的泥玩艺。花彩,好看,两块山芋、一个窝窝头就换一件。每到晚上,男男女女便凑到汪塘边,听刘山吹吹、拉拉。大家劳累一天,有这么片刻,也快活多了。刘山是外乡人,村上人这么器重他,还免费给了他住处--那地屋是趁着塘边挖成洞穴,上边蒙一层芦草,门对水面,冬暖夏凉,刘山很满意。因而怀着感恩戴德之情,泥玩艺有换无换尽管拿,晚上的吹、拉也尽量延长,有三个人听也继续下去。

    刘山为人仁义、厚道,心灵手巧,捏出新玩艺,就家家户户送;闲下来,还把自己的吹笛、拉弦技术教给小伙子。尤其是吹柳笛。刘山到我们村第二年,村中便形成了一个颇具阵容的柳笛队。什么柳笛?就是从柳树枝上扒下一层层一指宽的皮,拆叠起来,四片往一起一插,四端角塞上厚薄不一的柳叶,插到口中便吐出抑扬的声音。刘山还用自己的结余买材料做几把丝弦。别看都是土玩艺,我们村上的柳笛、丝弦队还多次出村表演,又为人家嫁娶热闹呢!

    三年之后,刘山手里有了积蓄,便在大林的屋山头盖了两间草屋,又夹了一圈篱笆院墙,成了村中正式的有房人家。大林两13也都是三十上下的人,日子过得中等,就是身边没有孩子。这两口也是老实人,鼓着勇气便要认刘山的儿子。

    为于儿子。刘山满面带笑说:quot;大林兄弟,不怕你笑话,我早有这个念头,只要你觉得孩子不憨不傻,我就把孩子给你。那就给您添麻烦了。quot;

    大林两口忙说:quot;不不!你就一个儿子,俺怎么好要呢?只要认作于儿子,孩子还是你的,两头走。quot;

    就这么说定了。大林两口忙着给干儿子买锅碗,刘山也按当地习惯给干亲家婆买块裤子布料。过礼那一天,放了一挂鞭炮,干儿子给于妈磕t个头,然后,从干妈没有缝裆的新裤里钻出来,就算又出生一次。大林两口盼子心切,自然十分疼爱干儿子。不久,两家的篱笆墙便拆了,渐渐地也就不分家了。刘山外出卖泥人,门也不上锁。

    这样亲热了两年,大林媳妇忽然怀了孕,那苗条的细腰竞渐渐胀了起来。先是两口喜,后是四邻八家喜,渐渐地喜中出了事,一股小小的旋风刮了起来:quot;大林媳妇十几年都抱空窝,咋跟刘山结成亲家就肚子大了?这不明明有鬼!quot;有人说:quot;没看见么,两家篱笆都拆了,还不是图个方便!quot;有人对刘山另眼看待了,渐渐地冷淡了,蔑视了......

    刘山是外乡人,孤门独户,闻到风声,吓了一跳:先是不叫儿子去大林家,后来重又插起篱笆,三天两头不开门。最后,还是不声不响地走了--就像当年不知从何处来一样,不知去了何处?从那之后,我们村的柳笛再没人吹,丝弦也没人拉。但是,家家条几上的泥玩艺却依然存在,并且更用心地保存。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寻觅在微山湖上简介 >寻觅在微山湖上目录 > 故道旧影(七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