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古尔浪洼:心在路上——小记丁林
一落,数一数半年挣的辛苦钱够一年食用,他们也就安心收工不干。从秋天到冬天,他们是回到老屋,砍一点自家林子里的劈柴,点炉子生火,在火炉边阅读、画画,写作“我有一个梦想”或者“带一本书去巴黎”。

    待确认清楚丁林夫妇确实是一对小贩之后,相反,我却没有失望,反而有一种羡慕和欣慰。“半年劳作,半年写作”,这是多么好的一种心态,也是令我对当初产生那样的想法感觉到惭愧。这种“只是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劳动,自由地写作”的简单生活方式,其实比那些追逐名利的学者们的生活方式更令人崇敬。“见所见而写,闻所闻而写,随兴而起,随兴而止。”这种低调、平民的写作方式,也许更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追求,他们那种“清贫而丰富”的生活,其实更加令人相往。

    2

    我认为我的追寻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了。不料不独我吃过鸡蛋之后对下蛋的鸡感兴趣,其他的读者们也有类似的爱好。

    今年年初,在关天,有位网友写了篇帖子,进行林达探秘。这位网友这么一招呼呼,一下子点燃了藏在大家心中的激情,呼啦啦,上来一大帮,各抒己见,各供材料。但可惜,各位读者对于林达夫妇的了解,也就仅止于我所了解的水平,再多,似乎也没有了。

    不料,山穷水复疑无路之际,却突然柳暗花明起来了。这所谓的“柳暗花明”就是:竟然因为这帖,引出了在关天潜水的林达夫妇。更让人们惊喜的是,他们非常难得的,在这里做了一翻“自我交待”,约略追述了自己的过去,还谈到了他们的现状。我读到之后,倍感欣喜。却不料,喜之过早,后来林达夫妇却要求版主删去了他们的那段“自我交待”。后经过百般努力,我终于获得了他们当初贴的那段文字,录在下面,供当初未能得见的网友一饱眼福:

    诸位,别猜了,我坦白交代了吧。

    我们夫妇俩,叫丁林也罢,叫林达也罢,都不过是为了发表一些话非要一个名字不可时,起的一个名字。男的原来姓丁,女的名字里有一个林。通常都是女的写头一稿,所以仔细的人看得出有女性的痕迹。之所以不怎么“秀”,实在是没什么可“秀”的。读者诸君读了,觉得有道理,对那些故事留一个印象,我们就满足了;觉得没道理,骂一声,也没什么不可。

    我们俩是中学同学,朱学勤先生文中提到的刘海生老师就是我们上海复兴中学的老师。

    我们俩在黑龙江小兴安岭插过队,干农活,还放过马。后来回上海,男的是街道工人,女的干过几年建筑队木匠。文革结束进大学,学的都是“工科”。女的毕业后又考了研究生,师从陈从周先生。后来我们两人都在大学里工作,但不久就都辞职了。那是大概1987,88年的事情。此后就都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当然,有点书本和技术底子,活儿比一般小工要轻得多,但是和工人们一起住工棚,却是当然的事。这样直到91年偶然的机会出国,机缘还是打工。

    出国后,干的活在农业、仓库、建筑、运输等等的边缘,就是说,在老板手下你该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也上过一点课,很杂。读书,也很杂。“小贩”一说,还真是准确的说法。在各地小镇的地方节庆上,摆一个“摊”,卖小玩意儿,比如自己做的小东西,工艺品之类。相当于赶庙会。如此谋生不易,所以我们俩还得有一人维持一份固定的job,每天上班。如此谋生的好处是,走遍了南方的小镇,习惯了黑白红黄乡下人。

    最怕的是,编辑在我们的“名字”旁注:学者。非得是学者才有credit吗?不是学者能不能有常识?我们早不是什么学者。我们俩手上都是有茧子的。

    最近我们俩在忙于自己动手盖房子,改善居住条件。DIY在这儿非常普遍。杰米·卡特总统是我们州的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历史深处的忧虑简介 >历史深处的忧虑目录 > 古尔浪洼:心在路上——小记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