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后记
成思想上的混乱,这是因为在不同的语言中,词的完全等义是十分罕见的,“con-sclousness”一词显然不完全等价于汉语的“意识”一词。有鉴于此,我们在有关段落作了适当的删节,但已注出原文中被删节的段落供有兴趣作进一步钻研的读者参考。
原书共有150条注解,绝大部分是注明引文的原文或出处,对~般读者来说并不需要,均已删去,所保留的11条是对正文内容的解释。原书所附“推荐阅读”和“参考书籍”均为英文著作,中文读者不易查阅,也已删去,有兴趣的读者可与译者联系。
为有助于对正文的理解,我们在有关部分加了若干注解,供读者参考。本书对人名的注解,按惯例,目前尚健在的,除诺贝尔奖获得者之外,其他不—一详注,以免阅读时有冗长之感。
作者为中文版专门写了一则前言,我们谨表诚挚的谢意。在前言中以及在与译者的通讯中,作者都多次提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名誉所长张香桐教授在脑研究方面所作的重要贡献。特别值得~提的是,由于本书的翻译,张教授50年前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同事小阿瑟·沃特(Arthur A. arder)教授特地致函译者询问张教授的近况。这前后的因缘亦可谓是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本书的引言。第一至第三章由梁培基翻译,第四至第七章由杨雄里翻译,最后由杨雄里对全部译文作了修改和润色,以尽可能保持译文风格的前后统一。在翻译时,为了一个译名或一段译文的表达费力斟酌,我们似乎就是在经历作者所论述的“时空模式的复制竞争”。但是在这种竞争中取胜而占领“工作空间”进而表现为译文的“时空模式” 是否确切?是否体现了原作的风格?还要有待读者的检验和评判。
在翻译此书时,我们参阅了许多书籍和辞典,其中从英文版《大美百科全书》(Neannica)和《科学技术辞典》(Academic Dictiona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得益尤多。我们的许多美国和英国朋友对某些词的确切涵义的理解提供了帮助。美国贝勒(Baglor)医学院计算机中心的Nang ang小姐热情地协助我们从计算机网络获得本书原稿最后的清样。《科学大师佳作系列》丛书的策划编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张跃进先生为本书中文版的出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对此深表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