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节、入道方式
据一位调查对象的说法,那些尚未形成同性于异性概念的人,特别容易受诱惑。他讲到,一次他和一个同性伴侣去某个活动场所,「他勾引了两个19岁的小孩。那种没形成同性异性概念的人,被他一引就来了。」另一位调查对象也讲了一个「发展新人」的故事:「小×对我说,一次在浴室,他发现一个老头在勾搭一个小伙子,小伙子长的很漂亮。他凑过去问那小伙子:这老头干什么了?小伙子答:他老碰我腿。他把老头赶走,和小伙子聊起来,问他知道不知道这种事。小伙子说,知道但不喜好。结果出了浴室他把小伙子带家去干了。后来他跟我说:『我又发展了一个!』还说,『不能让他知道社会上的事,到外边他就毁了。』」对于这种做法,有些人是颇不以为然的。例如,有一位调查对象说:「最坏的一帮人是教会别人可又不告诉你外头的事,免得你上外头找别人去。这帮人大多数是年级大的,出去没人理了。」

    虽然不少同性恋者拚命试图肯定自己的行为及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发展新人就部分地出于这种动机--但也有不少人在「带坏」别人方面存在「恻隐之心」特别是对那些天真无邪的少年及亲友近邻。一位同性恋者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个比我小两岁的男孩一次对我说:我特别喜好你,你长得漂亮,对人温柔。我说,你喜好我能为我作点什么事吗?他后来把我的名字纹在自己胳膊上了。我说,你这样是干吗呀?他说:为了永远记着你。他22岁,我本想教教他,但想还是别这样作,我怕他发痴露馅,因为我们是邻居,两家父母都认识。」另一位同性恋者也表示过这种矛盾心理,他说:「接触到新懂得这件事的人,为他们感到遗憾,不希望他们也走这条路。可是和朋友一起聊天心里又觉得痛快。」

    还有一位为那些「教人」的人作了如下辩护:「对小孩可以说是教的,成人就不能说是教的,起码他自己已经有了判断力了。实际上是心里有这种倾向,别人一点就通,正是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其实许多小孩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在同性恋入道过程中的「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师道尊严」的行为规范。一位资深同性恋者说:「××是我教会的,他对我特别尊重。在一个活动场所,他只要一见我在就躲开,给我让道。」这种「师生」关系或许可以成为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有趣课题。

    美国社会学家凯查多利在《人类性行为基础》一书中指出:「迄今为止,对同性性行为、人际关系及其文化都有不少研究,但对同性恋的感情方面的研究甚为少见。」(凯查多利,第345页)因此,我们在研究中特别注意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同性恋文化中站主导地位的是一对一的关系,这种关系中并不仅有性关系,也有感情关系。我们的一位调查对象,将同性恋者在感情与性问题上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类:一类是感情接触,一类是性接触,还有一类是感情和性的双重接触。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在调查对象结交的同性朋友中,尽管有大量属于只有性接触而没有感情接触的人,但即有感情又有性接触的也不少。在那些曾经求助于心理治疗的同性恋者当中,只有感情而无性关系的人比较多。有些人对自己的性倾向感动极度忧虑,仅仅起了亲吻同性的念头,就深感自己有病,到处求医问药,更不敢轻易涉足同性恋性行为。

    除了是否有过求治经历外,影响同性恋者的感情生活类型的还有文化程度及社会地位等因素。文化层次及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更注重感情,层次较低的则不大注重感情。一位调查对象这样说:「我喜好文化层次高的,能学到东西。文化层次低的成天老想性关系,太乏味了。我和××(大学毕业生)好的那段时间就极少作爱。」「现在(指90年代)社会上这帮小孩不懂事,层次低,来不来就说上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简介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目录 > 第五节、入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