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代院长李济
国科学界第一次在本国土地上把训练职业考古学家列入大学计划之内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学教育体系设立考古专业的先河,为中国考古学继往开来作出了划时代 贡献。尽管这一学科创办之初,限于当时的条件和大众对这一“乌龟壳研究会”和“刨死人骨头”工作的陌生与偏见,招生很少,但总算为考古学的未来播下了种子。当时除一个叫乔健的学生自动转系来到考古人类学系外,首届毕业生仅有李亦园、唐美君二人。第二届学生共招收三人,分别是张光直、林明汉、任先民。以后学生渐多,有许倬云、宋文熏、尹建中、连照美等。这些学生走出台大后,随着岁月的淘洗磨炼,大多数成为蜚声中外的考古人类学家。其中李亦园、张光直、许倬云等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1954年,中国大陆以“汉字落后论”为前提,根据毛泽东在1951年所作“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的指示,延续了几千年的正体字全部废止,以拉丁化拼音文字取代正体字的声浪遍及宇内。这年9月22日,李济致信正在美国哈佛大学就读的张光直,说道:“中国学术在世界落后的程度,只有几个从事学术工作的人,方才真正的知道。我们这一民族,现在是既穷且愚,而又染了一种不可救药的、破落户的习惯,成天在那里摆架子,谈文化,向方块字‘拜拜’——这些并没有什么‘要不得’——真正‘要不得’的是以为天地之大,只有这些。”又说:“但是,每一个中国人——我常如此想——对于纠正这一风气,都有一份责任。所以,每一个中国人,若是批评他所寄托的这一社会,必须连带地想到他自己的责任。据我个人的看法,中国民族以及中国文化的将来,要看我们能否培植一群努力做现代学术工作的人——真正求知识,求真理的人们,不仅工程师或医师。中国民族的禀赋,备有这一智慧。适当的发展,即可对现代科学工作作若干贡献。你们这一代是负有大使命的。我很高兴,有这一机缘帮助你走向学术的路径。”
这封切中时弊要害又情深意长的书信,凛然鲜明地凸现出李济的心胸与思想情怀,并直接影响了张光直的思想和学术追求,使他在现代科学的道路上奋力前行,终成世界级考古人类学一代巨擘。
就在李济写这封信的第二年,与其并驾齐驱的史语所元老董作宾离职赴港,过起了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另类”生活,而日后的人事纠葛与误会也由此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