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面对贫困:新世纪我们会司空见惯吗
文的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富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而穷是因为自己的不努力。
如果是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中,也许这个法则是有效的。
但是在走过来的路上,竞争环境公平吗?
1998年5月1日,是《东方时空》开播五周年的纪念日,这了这个日子,我们栏目准备在刚刚遭受地震灾难的张北地区盖一所希望小学,为此拍摄的纪录片需要一首歌,作词的任务给了我。
我是在春节的一片喜庆气氛中写这首歌词的,地点是在中国富裕的省份江苏。
歌词的第一段出来的很快,“在一个石头比土多的山岗,我和羊群走进天亮,……我却听到心中的声响,山的那一边究竟有没有阳光?”
后来,做这期节目的编导张朝夕去了张北回来后告诉我:没错,那儿就是石头比土多。
这就是相当一部分贫困人中的生活环境,很难想像,在这样的环境中,拚死拚活又能改变多少?
在城市中的人们已经习惯:生下来就在一个相对优越的生存环境中,而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一生的生命半径只有几十公里的农民来说,改变谈何容易。
这就难怪从事农民问题研究的学者陈锡文会在每次从贫困山区回来,内心总有一种负疚感出现:我们为那些生活不易的人们都做了一些什么?
这是在农村,而即使是在城市中,相当多贫困人中的命运也不全是自己的过错。
在我采访宏志班这期节目时发现,好多日子过得不如意的人们,大多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如果民族前进的脚步风调雨顺的话,原本凭他们的能力和干劲,是可以过上更好一些的日子的,然而……
这批人长到十一二岁的时候,正是该长身体的光景,却赶上三年困难时期,营养的极度缺乏,使他们在人生的最初就走上了与别人不同的道路。
到了十六七岁,该上大学,该到了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然而一场席卷全国的运动从天而降,生命的脚步突然走上叉路,这之后,几千万人上山下乡,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正常的梦想戛然而止。
二十来岁,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分,然而不分男女着装一片灰绿蓝,男女性别意识淡化,竟有许多年轻人在广阔天地的苦苦劳作中错过了爱情与性的启蒙。
到了二十七八岁,怎么也该谈婚论嫁了,然而浩劫结束,新的选择又意外地出现在眼前,是继续耕田做工,还是拿起书本走进大学?队伍分化了,一部分幸运儿在三十而立的时候走进大学重新当上学生,而更多的人则不得不错过这突然而来的机会。
结婚、生子、回城或是继续扎根农村,时代的戏剧大变迁,把相当多的人悲惨地丢下车,贫困注定在前方等待着一些人。
人过三十想多生个孩子又赶上计划生育,人到四十,上有老下有小,重担都压在自己身上,竞争时代不可避免地开始了,经过了那么多折腾的人拿什么和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竞争呢?
再然后,是下岗,是孩子到了上高中上大学的时候,一切都要自费,学费那么贵,钱从哪儿出?
一大批人让自己的命运被浩劫与风波随意地旋转着,今日的贫困难道要从他们自己身上寻找全部的原因吗?
这只是一至两代人的命运,对于他们的贫苦,历史是要承担责任的。
而在改革二十年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被快速旋转的车轮抛进贫困的生活中,从下乡到接班招工到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再到后来的下岗再就业,生存规则快速地变化着,相当多的人还来不及准备就被放在了路边。而改革本身必须付出代价,国有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受害的自然是为厂子付出半生心血的职工;改革向纵深发展,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那些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