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为美国文明留影——德莱塞
    这本书整个讲来是对(美国)社会的一个控诉,……小说之所以取得成功,并非因为“它是悲剧”,而是因为“它是美国的悲剧”。

    ——德莱塞

    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20世纪的前50年堪称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小说家、诗人活跃于美国文坛。这中间有厄纳斯特·海明威、辛克莱·路历斯、威廉·福克纳、约翰·斯坦贝克这样一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的着名作家,也有杰克·伦敦、厄普登·辛克莱这样一些以“黑幕揭发者”自称的进步作家。但是,假如我们要在这50年美国文坛上为数众多的作家中,挑选一位有广泛影响的作家的话,那应该首推德莱塞。尽管德莱塞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从他个人经历中也可以看出来他的创作道路是很曲折的,况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受到资产阶级评论界的挖苦和打击。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一点:正是德莱塞的作品,对美国社会从资本主义演变成帝国主义的过程,作了集中的、典型的、深刻的现实主义描绘。另一方面,无论从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还是从世界观的转变来说,他都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家,他代表了美国20世纪前半期文学的进步和光明。正如美国共产党主席福斯特在悼念德莱塞时所说的那样:“他是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迷惘的一个杰出的先驱者。”

    20世纪第一个年头的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在纽约双日出版社编辑办公室中,年轻的编辑和小说家法兰克·诺利斯正忙着审阅手头上的书稿。突然,办公室的那扇玻璃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陌生的男子汉。诺利斯抬起头来打量了一番这个不速之客,此人看上去年龄有30岁左右,一张方方正正的脸,个子高大得近乎有些笨拙,第一眼就可以发现在他身上还残留着明显的乡下农民粗犷的痕迹;表情十分认真,偶尔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颇有一点迷人的味道。他穿着虽然陈旧却很利落、干净,腋下夹着一包东西。“先生,您找……”法兰克温和地先开了口。“您可是诺利斯先生?”陌生人微微地涨红着脸问道。“我就是,请坐。您找我有什么事吗?”诺利斯一边说一边示意客人坐下来,他的目光还在打量着这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心里在嘀咕着:可能又是一个无名的作者送稿子来了!

    诺利斯猜得不错,只见陌生人将腋下夹着的一包东西轻轻地放在诺利斯的办公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外面一层旧报纸,露出来的正是一大叠写得密密麻麻的小说稿,稿子的首页上用工整而又显得粗糙的字体写着小说的标题:嘉莉妹妹。下面的署名是一个从未听到过的名字——西奥多·德莱塞。

    此人就是德莱塞,未来的着名小说家,在1900年,就这样踏着鲁莽的脚步,走进了文学圣殿的大门,并且将要在此后近半个世纪的写作实践中,证明他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文学巨匠。从文学生涯来说,1900年仅仅是德莱塞发端的第一步,然而从人生的意义上说来,他已经是一个饱览人间沧桑的成年人了。

    1925年10月,三卷本长篇小说出版了。这是德莱塞经过两年时间的艰苦写作和认真修改的巨大成果。由于这部不寻常的作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手法,深刻地揭示了美国社会一切弊病的根源,充分反映了劳动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愤怒的感情,因而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一出版,立即轰动了美国文坛,小说主人公克莱特·格里菲斯这一艺术形象一时间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报刊杂志纷纷发表评论,就连那些向来没把德莱塞放在眼里的贵族化的资产阶级杂志,如《大西洋月刊》、《哈泼流氏杂志》等也来参加这场热烈的评论。着名评论家约瑟夫·华特·克拉西称誉是“我们这一代的最伟大的美国小说”。

    从问世以来,德莱塞一直处于被人所争议的地位。他的作品常常受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知道点世界文学简介 >知道点世界文学目录 > 为美国文明留影——德莱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