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一九六一 黄花岗五十年后
您在党史会,一天查到收藏文物中,居然有温生才的辫子和脚镣,您当场看了,为之泪下,您跟温生才认识吧?”
老先生凄凉的点点头。“那天真震撼了我。温生才那时从南洋回来,表示要革命、要动手行刺满洲大员,找上黄克强。黄克强给他一笔钱,他拿走了,好久不见动静。后来又来了,又有新的开支,向黄克强要。黄克强有点不高兴,对温生才说,这点革命经费,是海外华侨相信我们,一点一点捐来的,来之不易,虽然人家信任我们,不要我们报帐,但总要革出命来给人看才行。上次你拿钱走了,至今没有行动,又要钱,太说不过去。温生才听了黄克强这番话,脸红了,没说什么就走了。当时我在现场,清楚看到他的背影,看到他那条辫子、头发又脏又粗,印象深刻,没想到他走后没几天,就发生了他行刺孚琦将军的大案。本来他要行刺李准的,杀这满清水师提督,本是他的原案,也是他向我们领钱办事的原案,没想到却杀错了人,没杀到水师提督,杀到的却是陆军将军。不过也好,我们革命党就是用暗杀使满清大员气为之夺、胆为之寒,杀了孚琦,也达到这一效果了,只是分不清是杀鸡儆猴呢,还是杀猴儆鸡而已。”
“对温生才而言,他知道他杀的是孚琦,而非李准吗?”
“杀的当时他不知道,他连开三枪,不是口供所说的四枪,他以为他杀了李准。我认为不管是谁,他都要开枪。因为他觉得他拖不下去了,大家在等着他、看他行动。大概他受了黄克强的刺激,不论成败,开了枪再说吧。”
“温生才三月十日开枪杀满清大员,广州一定草木皆兵,十九天后你们又来行动,不是故意增加起义的难度吗?张鸣岐他们会不加紧防范吗?”
“你说的一点没错,这也就是三二九功败垂成的一个理由。温生才的一人革命,的确惹来张鸣岐他们提高警觉。我们革命党也知道,所以三二九起义的前夜,大家意见纷纷,有的要改期、有的要硬干。最后,有意无意之间,有些革命党放水了、或无所适从了。至于不肯改期的,坚持要硬干一场的,心里也未尝没有个底,知道未必成功,但是不成功也要来一下。黄克强就是这样的。他的意思是,海内外人士一再捐钱,看我们革命,我们要老是延期,怎么取信于人,所以即使不成功,也要一试身手给大家看。这种心态,我看跟温生才一死了之的心情是相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中国圣人的心情啊。”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圣人的心情。”
“最能表现这种心情的,除了黄克强他们外,有一个人,最令人怀念,他是李文甫。李文甫带队五十人,攻石马槽,他们得到延期的指令,五十人解散了,接着又来了三月二十九起义的指令,李文甫乃只身赴难、殉战而死,我想他的心情,一定更复杂。‘知其不可而为之’,就一个人去吧。”
“黄克强呢?他后来写《蝶恋花》那首词,说:
回首羊城三月暮,
记血肉纷飞,
气直吞狂虏。
事败垂成原鼠子,
英雄地下长无语。
词中所谓‘事败垂成原鼠子’,‘鼠子’指谁呢?”
“照中国传统说法,‘诗无达诂’、诗词没有固定的解释,黄克强词中指的‘鼠子’,似乎指本可以成功的革命,被鼠辈破坏了。鼠辈可以指满清的封疆大吏,也可以指某些坏了大事的自己同志,黄克强没有明指。从当时情况评估,那次革命,变数太多、布局错乱,成功本不容易,黄克强事前给同志的信,一再提到‘绝笔’,似乎他心里有数。所以,最后仍要‘赴死’,看来悲壮的成分多过别的。这就是革命,好像在跑接力赛,你以为你跑的是最后一棒,事实却跑的是起步的、中间的一段,成功不必在你,可是最后的成功中,一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