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引言
    再没有一部剧集比带给我童年的快乐更多,再没有一部名著比带给我现实的思考更多。

    在我小的时候,娱乐业不如现在这么发达,电影、剧集的产量很少,质量上乘的就更少;电子产品也没有今天这么泛滥,在我生活的那个物质匮乏的贫民村里,不要说接触不到手机、计算机了,即便是随身听和录音机也很少见到,家中唯一可以用来娱乐的东西就是一台十七寸的凯歌牌黑白电视机。

    但就是那一台黑白电视机,在每年暑假时,都会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愉悦,那愉悦是终身铭记的,直到如今,我仍忘不了一层又一层浪水拍打海岸,山石崩裂,一个猴子冲天而起的镜头,它就像是我童年的一个符号,深深的烙印在我心中。

    央视以及各地方台,每年都会重播,但十五岁之前的我似乎每年都看不够,虽然那时候日式、欧美的动漫已经开始泛滥,动漫里的英雄也让人热血沸腾,但它们一旦和我的偶像孙悟空相比,便都成浮云了。就连我最喜欢的动漫《七龙珠》,也是因为里面有个孙悟空存在。

    其实,童年时期的我是一个比较早熟的人,我五岁就开始接触中国古典文学,犹记得那时候抱着一本,似懂非懂,却看得津津有味,之后又看了《说唐全传》、、、《杨家将》、、以及等,而第一次阅读原著则是在我年龄比较大的时候了,那年我是十一岁,读初一。我读的还是以五元钱的价格从一个地摊上买来的盗版货,每天早读、上课或者下课的时候,我都把书放在课桌上,用课本稍稍掩盖,然后一边做贼心虚,一边激动不已。

    我之所以读原著读的比较晚,是因为我认为自己看电视剧看的次数已经够多了,里面的故事情景几乎不假思索都可以回想起来,书看不看都无所谓了。但是当我真正看到原著时,翻到第一回,我立即就傻眼了。第一回的回目是“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么一句满是古朴禅意的话,立即把我从电视剧的浪漫中拉了出来,再看开篇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这一大段诗,除了有几句可以读懂外,整体我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这样,我怀着惊愕的心情开始通读原著,之后,我越来越发现原著是一本从回目到内容都难懂的书,它远比、更难读懂,甚至比也难读懂,说它是“四大名著”中最难读懂的书,也不足为奇。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的观点,你可以反驳我,如果有理,我也虚心接受。

    说到“四大名著”,我还想起一个说法,很多人都说“看完,说话如放屁”,不少人认为就是一本荒诞不经、胡扯八道的无聊书籍,根本不足以并列四大名著。

    说这种话的人,往往是不了解“四大名著”,更不了解的无知人士。

    “四大名著”之称,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时期的册封,而是从明朝中叶到如今数百年来,经无数读者、学者研究、评定出来的。

    “四大名著”之称谓源自“明朝四大奇书”,而“四大奇书”的称谓则形成于明末清初。“四大奇书”为、、和,到了清朝,横空出世,以其天下无双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立即取代了的地位,形成了新的“四大奇书”,此也即“四大名著”之滥觞。

    如果说真的是一本荒诞不经的无聊著作,那岂不是说数百年来将之奉为“四大奇书”或“四大名著”的人都是吃饱饭没事儿干的人?它既然能把赞誉甚高的给比拼下去,那就说明了它的成就更在之上。而明清两代也着实出现了很多不俗的小说,比如说、、、《镜花缘记》等,为什么这些书都没有顶替的位置?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不如。明朝学者李卓吾曾说:“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故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看破西游便成精简介 >看破西游便成精目录 >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