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洋务运动为何没使中国走向富强
为地方最高级长官,管辖一省或二三省,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
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职掌总理军民事务、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为一方面军民最高长官,世称封疆大吏。
曾国藩在危难之时,维护了清朝统治,维护了旧文化。他虽然并未亲身参与同英法联军的战争,但西方人的势力深入长江,在长江一带作战的曾国藩深知,旧文化并不能救中国。曾国藩注重水师,认为水上优势也能决定陆上优势,西方的军器和练兵之法在我们之上,所以他提倡自强,要购买西洋轮船枪炮,以夷器制夷。
后来的中国认识到,夷是制不了的,不被夷制就不错了,唯有自强。夷的洋枪火炮太厉害,所以,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的天津机械制造局。通过洋务运动,清朝的军队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军队五百年才完成的由冷兵器向火药兵器的过渡。
洋务运动的作用相当大。1864年平定“太平天国”,收复南京的时候,湘军还放箭。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军已经开枪。到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比日军要领先了,再打不过就是兵将的问题,不是装备的问题。电视剧里一演,都辛亥革命了,清兵还举俩铜锤,那纯粹是瞎扯,是为了突出武打效果,抱一挺机枪怎么武打?其实清军的装备水平,已经不比列强差多少了,尤其是轻兵器。可能机枪大炮这玩意儿不行,枪这东西没问题,当然起到了一定的保卫国家的作用。
洋务派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建了近代的民用工业——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天津的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民国的时候,最大的兵工厂就在汉阳,所以那时候士兵用的枪叫汉阳造,其实就是仿的德国毛瑟枪,为什么在汉阳造?汉阳有最大的兵工厂,兵工厂为什么在汉阳?因为汉阳有铁厂。
洋务派还筹划海防,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舰队建立后,成立了海军衙门。
中国几次败仗吃的就是有海无防的亏,大海不像陆地,大海是连成一片的,朝发夕至,从哪儿都能过来,所以有海无防吃亏就吃大了。曾国藩在任两江总督期间,保举李鸿章到上海操练淮军。李鸿章提出专设海防的想法。1875年之后,朝廷任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1875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四艘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不久,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因为对在英国订造的军舰不满意,经过反复比较后,李鸿章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
淮军是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淮军出于湘军,是清朝统治阶层中一个重要的武装政治集团。
1881年,李鸿章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当时美国海军是世界第十二,中国北洋水师是世界第六,还不算南洋、福建水师。
洋务运动还创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在1872年到1875年间,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去美国留学,一去要在美国待很多年,而且这些孩子生死各安天命,去的都是穷孩子。有钱的孩子谁敢上那儿去?不像今天去的都是有钱的孩子,有钱孩子科举做官,没事上美国干吗去?没人愿意出国。那会儿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