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太平城”里“太平军”
(1861年)七月,富礼赐以英国翻译官身份访问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后以其见闻写成此书。
保卫中国文化
“太平天国”干的事现今依旧无法想象。太平军所到之处,孔庙、岳王庙、关帝庙、佛寺一扫无余。尤其是洪秀全倾尽全城之力营造“天王”府,几乎将六朝以来的古建筑拆光,举世闻名的南京大报恩寺塔,是被炸掉的,明代故宫被拆毁得只剩一座破城门。好多名家藏书楼的藏书不是烧了,就是水浇了,或者扔粪坑里,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籍扫荡殆尽。中国文化彻底给连根刨,多少文化古籍毁于一旦。除了极少数他所需要的,其余不分良莠一概加以扫荡。洪秀全扫荡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不要文化,而是要用自己的一套取而代之。洪“天王”推崇的是自己的那套《天条书》、《天父诗》。洪“天王”大量地造字、造词,采用了很多的方言俚语,而且洪“天王”一直有一个宏愿,便是自己出题考别人。
难怪曾文正公讲:“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意思是说只要你还是认字的,还能坐得下去吗?都该起来跟这帮邪教徒干一场。打着革命的旗号,干着卑鄙龌龊的勾当。洪秀全想号召汉族人来反清,曾国藩比他棋高一着。我不谈民族,我保卫的是中国文化。谁要把中国文化毁掉,就是把中国连根刨掉。
可惜大清军队八旗绿营全是无用之兵,英法联军打不过,人家洋枪洋炮咱不说,连农民钉耙锄头粪叉子也干不过,朝廷每年数百万有用之饷,养此数十万无用之兵。正规军靠不上。朝廷号召各地办团练,曾文正公毁家纾难,组建湘军,去跟他们作战。
湘军本是地方团练,咸丰初年,各地暴乱,官兵不仅不能打仗,连乡下的土匪都不能对付,朝廷知道官兵无力承担剿匪的重任,只得奖励团练。曾国藩的湘军,强调军队素质,他招人的时候,不要地痞流氓,都是些健壮朴实之人,保持着我国农民固有的勇敢和诚实;在编制上,比较科学,有自己的营制;而且曾国藩尤其注重湘军的精神教育,维护名教伦常是曾国藩对于湘军的要求;曾国藩的营官都是任用了一些儒生,这种“我不知战,但知无走,平生久要,临难不苟”的精神,纠正了绿营的习气;曾国藩的军饷高出绿营一倍,每次出征,曾国藩的补给都很充足;湘军多是湖南人,曾国藩利用宗族观念和乡土观念,加强队伍的团结。曾国藩的治兵之道,令整个清朝的队伍为之一新。
团练是中国地方武装的一种,是在正规军之外就地选取丁壮、加以训练的地主武装组织。
曾国藩传檄天下
出兵前,曾文正公发表《讨粤匪檄》,大意是说:从唐虞三代以来,历代圣人,都重名教和伦常,君臣父子关系,上下尊卑,秩序井然,如同帽子和鞋不能倒置一样。但是“太平天国”的那帮人,盗来外夷那套,自称崇尚天主教,自立君主,自封臣相,从君相到兵卒奴役都以兄弟相称,除了把天称为父以外,其他都以兄弟姊妹互称。而且不能自己耕作,不缴纳赋税,谓之都是“天王”的田;商人不能自己做买卖留下余钱,谓之货也是“天王”的;士不能读诵孔子之经,因为有别于耶稣的《新约》;中国数千年的人伦礼仪,《诗》、典籍,都扫荡殆尽。这不仅是我大清的变数,是名教开辟以来前所未有的事。孔孟在九泉之下痛哭,凡是读书识字之人,怎么可以袖手旁观,不思有为呢?自古以来,王道治明,神道治幽,虽然有乱臣贼子,穷凶极恶,也往往敬畏鬼神。李自成到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到梓潼,也祭文昌。粤匪焚烧所到之处,都是先毁庙宇,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人,也将安放供奉他们的地方玷污,让他们的身像残缺;佛寺、道院、社坛,无庙不烧,无像不灭;这些行径,神鬼共愤,希望此次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