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5岁起兵,到如今登基称汗已经58岁了。他于近花甲之年登上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汗位,30多年来为建立女真国所进行的浴血奋战和苦心经营,此刻都历历在目,萦绕在他的心中。
努尔哈赤深知要建立国家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他着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在农业方面,努尔哈赤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组织屯田和扩大农耕范围。建州的谷地平原都被开垦,就连难以耕垦的山地也有许多地方种上了庄稼。每攻取一地,努尔哈赤便根据当地条件安排耕垦、放牧或屯种。攻取哈达后,他在这里大力提倡耕垦土地,放牧马牛。灭掉辉发后,他又在当地安置了千余户居民进行屯垦。
建州地区的手工业本来很落后,铁制农具和布匹、丝绸等大量生活用品都要依赖从汉族地区输入。努尔哈赤力图改变这个局面。他很重视工匠,认为他们远比金银珠宝贵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由于他的倡导,建州地区的手工业很快初具规模,能炼铁、采矿并制造精良的军械。赫图阿拉城就有连接数里的作坊,专门制造各式各样的兵器。
努尔哈赤一方面积极发展建州地区的经济,一方面致力于发展与汉族地区的贸易,以此来弥补建州经济上的欠缺。他用当地出产的人参、貂皮、东珠、马匹等特产换回所需要的物品。为了解决湿人参容易腐烂的问题,努尔哈赤还创造了煮晒法,即把人参煮熟晒干,然后保存起来待价而沽。由此汉商故意拖延时间以便压价收买的企图便无法得逞了。由此一项,仅在抚顺一市,努尔哈赤每年就获利高达几万两。
创建八旗制度,也是努尔哈赤的一大功绩。八旗制度的雏形是女真氏族公社末期的狩猎组织。那时,每逢出师行猎,氏族成员便每人出一支箭,以10人为一单位,称“牛录”,是汉语箭或大箭的意思。10人中立一总领,称“牛录颜真”。颜真,是主头领的意思。牛录颜真即大箭主。在女真社会生产不断发展的同时,牛录组织也日益扩大,并衍变成奴隶主贵族发动掠夺战争和进行军事防御的工具,但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显著的临时性。努尔哈赤把它改造为常设的社会组织形式。1601年,他把每个牛录扩充到300人,分别以黄白红蓝四色旗作为标志。由于兵力不断增加,1615年努尔哈赤又在牛录之上设立甲喇和固山,以5牛录为1甲喇,5甲喇为1固山。甲喇设甲喇额真统领,固山由固山额真统辖。每个固山还设梅勒额真2人,作为固山额真的助手。这样,原来的四大牛录遂扩大为四大固山,仍以四色旗为标志,又称四旗。后来又增编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与前面四旗合称八旗。八旗制度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的兵民一体、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八旗兵丁平时耕垦狩猎,战时则披甲出征。八旗旗主即8个固山额真都由努尔哈赤的子孙担任,他们集军事统帅和政治首领的身份于一身。努尔哈赤则是八旗的家长和最高统帅,他为八旗军队制定了严密的纪律。八旗制度的实行,提高了女真的军事战斗力,也促进了满族社会的发展。
创制和颁行满文,是努尔哈赤在满族文化发展史上建立的一个里程碑。努尔哈赤兴起后,建州与明朝和朝鲜时常有公文来往,但因没有女真文字,只能由汉人用汉文书写。每逢向女真人发布政令,则先用汉文起草,然后再译成蒙古文。女真人讲的是女真语,书写却用蒙古语,这种语言与文字的矛盾,促使努尔哈赤决意创制记录满族语言的符号——满文。他命额尔德尼和噶盖承担了创制满文的任务。但他们俩都觉得女真人使用蒙古文由来已久,现在要创造自己的文字,困难太大,简直不知从何处下手。努尔哈赤便让他们参照蒙文字母,结合女真语言拼读成句,再撰制成满文。噶盖后来因罪被杀,就由额尔德尼完成了创制满文的任务。满文的创制和颁行,加强了满族人民内部和满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