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宣宗朱瞻基
,宣宗别无选择,只有发兵平叛了。深夜,宣宗召集几位心腹大臣,屏退了左右,共商征讨大计。大学士杨荣提议宣宗亲自挂帅出征。他认为,高煦一定觉着宣宗刚刚登基不会亲临战场,如出其不意,以天威临之,必然会成功。这时,英国公张辅主动请战,说高煦一贯好虚张声势,内里其实很懦弱,只要有两万兵马就可擒获高煦。夏原吉则以朱棣举靖难之兵,建文帝只派李景隆征讨而最终失败提醒宣宗。并说他昨天见到有的将领一接到准备征战的命令就脸色惶惶,如真到了战场更可想而知了。因此,他建议兵贵神速,御驾亲征,先从气势上压倒对方。宣宗采纳了杨荣、夏原吉的意见,决定亲征乐安。
前锋薛禄抵达乐安,高煦约定第二天出战。这时,宣宗离乐安尚有近百里,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下令大军日夜兼行。文臣提醒宣宗要谨慎行事,武臣则怕林莽之间设有埋伏,劝他第二天再走。宣宗果断地说,“兵贵神速,我们如能抵城安营,他们就会像井中之虎。现在大军压境,他们这些乌合之众哪里还顾得上设伏。”他们赶了一夜,天明时终于到乐安,将城团团围住。
高煦见宣宗已将城围住,不敢出战,只在城内用火炮射击。将军请求宣宗下令攻城,宣宗没有答应,而是连着给高煦写了两封信劝降,仍不见回音,他又写了告高煦部下的谕示,命人用箭射到城中,城中守兵争相传看,一些人便欲擒执高煦,以图立功得赏。高煦见城外大军压境,城内军心不稳,知道大势已去,内心十分沮丧畏惧。他后悔自己低估了宣宗,感到实在已经走投无路,便决定缴械投降,以期得到宽恕。于是,他秘密派人到宣宗帐内,乞求宣宗宽假一天,以便他与妻儿诀别,并保证第二天出城伏法。宣宗答应了他的要求。
这天夜里,高煦将私造的兵器及秘议反叛的文书等尽数销毁。天亮后,高煦准备出城投降,他的属下王斌等竭力阻止,表示要决一死战,宁肯战死,也决不投降受辱。高煦只是反复地感叹说:“城太小了,城太小了。”王斌等一离开,他便悄悄换了装束潜出乐安城来见宣宗。宣宗没有答应群臣要求处死高煦的主张,只是把大臣们的这些劾章让高煦看了看,便让他召了几个儿子一道回北京。
宣宗不战而胜。他惩办了积极跟随高煦反叛的主要谋士和将领,而宽赦了大多数的协从者,改乐安州为武定州,留下薛禄和尚书张本镇抚,自己便带大军班师凯旋。
高煦被押解到北京后,即被废为庶人,生活予以优待,囚禁于西内,名曰逍遥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宣宗好意前去看望高煦,高煦却出其不意,用脚将宣宗勾倒在地。这一来宣宗恼羞成怒,当即命大力士找来一个300多斤重的大铜缸,将高煦扣入缸中。高煦自恃勇力,将缸顶起。宣宗又命人用木炭将铜缸埋起来,然后用火将高煦活活烧死了。
封为赵王的高燧在汉王高煦被平定后主动交出护卫兵力,更加小心。至此,宣宗的地位已无可动摇了。
二、整顿吏治体恤民生
朱元璋时吏治十分严明。到永乐末年,官场贪浊之风渐起,到仁宗洪熙年间,由于生产的发展和承平日久,官吏贪风日盛。宣宗深知吏治是否清明,事关朝廷兴衰。因此,他十分注意提拔任用正直而又有才干的新人,罢黜无所作为的庸吏,惩治贪官污吏。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六月,宣宗登上皇城远望,忽然发现远远的有一个地方正在大兴土木,规模十分宏壮,便询问这是什么人在搞什么建筑,然而左右官员均吱吱唔唔不肯回答,再三追问,才知道是工部尚书吴中私自动用官厂的木料、石头,让人为他盖私宅。宣宗勃然大怒,立即命人将吴中关进了监狱。
这件事再次使得宣宗感到必须加强督察力量。杨士奇、杨荣向他推荐了通政史顾佐。顾佐曾任应天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