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一代宗师开教育先河
蔡元培(1868.1.11—1940.3.5),字鹤卿,又字孑民,乳名阿培,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1916年9月1日,蔡先生在法国收到北京教育总长来电,说“请我公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席,务祈鉴允”。他立即在10月2日离开欧洲归国。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大学的校长,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在北大正式就职,开始了一生最具建树的高教改革。他根据多年在国内办教育的经验与两次游学德、法取得的认识,将二者有机地给合起来,从北大的实践出发,从根本上推行了多方面改革。顾颉刚回忆说:“1917年初,蔡元培先生来北大,逐步使北大发生了巨大的、质的变化”,并“着手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学的教育方针和制度,来代替北京大学那一套封建主义的腐朽东西”。
在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前,他的许多知心朋友就劝他别去担任此职务,当时的北大太腐朽,如治理不好会毁掉他的名声,但孙中山却认为:“北方当有革命思想的传播,像蔡元培这样的老同志,应当去那历代帝王和官僚气氛笼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国性教育。”最终蔡元培还是进了北大。
上任伊始,蔡元培就强调在学校内重学术研究。蔡先生第一次向全校师生演说,即指明:“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的阶梯。”他要求学生“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他倡导教育救国论,号召学生们踏踏实实地研究学问,不要追求当官。在学校内,他则大力扶植各种学术政治社团,培养学术研究、思想辩论的风气。此外,在学校领导体制、学制及课程上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这些使北大向现代化迈出了最坚实有力的一大步。
为贯彻教育救国方针,蔡元培首先“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认真教授,以提起学生研究学问的兴趣”。由于旧北大文科顽固守旧者较多,故整顿工作,先从文科入手。他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后,迅即访晤陈独秀,请其出任文科学长。随即聘任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为教授。他们和原在北大的钱玄同、沈尹默、沈兼士一起,致力于文科的革新,“文学革命,思想自由的风气,遂大流行”。除上述数人外,文科尚有陶孟和、顾孟余、陈大齐、杨荫庆、钱秣陵、杨昌济等教授,也热心于哲学、英文、德文诸门的改革。理科教授,也都是饱学之士。法科方面,虽尚无人讲授比较法之类的课程,但已有马寅初、高一涵等专任的教授。他们绝大多数,都年在30岁左右。其中,胡适、刘半农年仅27岁,最小的年仅24岁。
蔡元培凭借这批英年才俊为骨干,依靠他们带动全校,共同努力把腐朽的“官僚养成所”朝向昌明学术的最高学府推进。蔡先生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未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在兼容并包原则下,对于确有真才实学而学术观点、政治倾向不同的守旧学者,仍延为教授,展其所长,对他们一视同仁,绝不歧视。例如辜鸿铭,留学欧洲多年,辛亥革命后,仍留蓄长辫,表示效忠清室,但他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