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抗日尾声
、妹妹、岳父母等一家六口扣押起来,做为策反的筹码。
戴笠依计而行,于1941年5月,从湖南湘潭和沅陵两地,将周佛海母亲、岳父等人解至息烽集中营软禁。
周佛海在汪伪南京政府内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兼任数职,集党务、行政、经济、外交、军事、特工、警察、财税大权于身,是汪精卫之下首屈一指的实力派人物。控制了周佛海,在相当程度上等于控制了汪伪南京政府的活动。
扣押了周母马氏等人,戴笠马上指示唐生明以“慰问”作掩护,到周佛海的家里探听口风。
很快,唐生明回电:老母、岳父被押,周佛海伤心、内疚之极,连日苦闷……
戴笠接到电报,觉得大有希望,迅即改善周母马翠珍及岳父杨世荣两家在息烽营内生活条件。
息峰营原先把马氏两家6口人分三处拘押。马氏和亲家母、女儿关在义斋;杨世荣关在忠斋;周佛海的妹夫关在平斋。
戴笠指示在息烽营另建一处新屋以便两家人同住一起,每月发给丰厚的生活费,准许自由起伙,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活动。特务们自周养浩以下,一律称马氏为“周老太太”。
马氏年老多病,戴笠交代周养浩随时由重庆、贵阳等地延请名医为之治疗,费用由军统报销。重病时,戴笠亲自探望。
条件成熟了,戴笠于1942年2月初,指示上海实验区区长王一心、用马翠珍的口气给周佛海写了一封家书:我儿,我们一家现在已由政府招待在四川,生活很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戴先生对我们很照顾,问寒问暖……自古忠孝不两全,我亦望儿可不必做孝子,但要做忠臣,千万不可给周家列祖列宗和子孙后代丢脸,切切!
忠奸不两立,
生死莫相违;
知否渝中母?
倚闾望子归!
母:马翠珍字
这封信经戴笠审阅批准,再送到息烽营征求了马翠珍的同意,然后备下公文,从重庆发到香港办事处,再由办事处转到上海二区,再由二区派人待周佛海从南京回上海时,将信送到湖南路周公馆。
信发出后一直没回意,直至1943年3月中旬,有一个名叫程克祥的人来到重庆枣子岚垭漱中军统局对外联络机关。说是南京来的,有重要公事,向军统负责人当面报告。当时,军统局主任秘书毛人凤接到消息,指定王一心去接谈。在接谈中,知道程克祥原是军统南京区的情报通讯员,南京沦陷后,他被汉奸特务机关逮捕,押入蓝牢。1942年春,周佛海接到他母亲去信,便向特务机关打听,得知程克祥是军统分子,便用“有关案情必须亲自审问”名义,将程克祥押解到周佛海公馆。程克祥被提到周公馆以后,周佛海并未审问,只将他留在公馆以礼相待,有时由周佛海内弟杨惺华接见谈谈。这样一住半年,程克祥摸不清周佛海的意思,便请杨惺华转达:“要杀便杀,不杀便放,倘有用我之处,亦不妨明言,再不要长期留此,心中反而难受。”这话由杨惺华转达后,周佛海仍无表示。直到1943年2月,周佛海将程克祥叫到密室谈话,意思要程克祥送一封亲笔信到重庆,交与戴笠转报蒋介石。程克祥答应了,所以从南京来到重庆。
程克祥说完,掏出周佛海的信来。王一心研究原信,确是周佛海手笔,便招待程克祥,先在观音岩附近一家旅馆住下。然后,王一心回局本部向人事室查明卡片,核对照片,知道程克祥确是军统南京区情报通信员,于是将经过情形签请毛人凤转报戴笠,并将周佛海原信附上。
周佛海的信,并不是正正规规的一封信,而是日记本上撕下的一张纸,上面用毛笔行楷,只有寥寥几句。主要表示他悔悟前非,愿意立功赎罪,听候驱策。王一心在呈报戴笠时,主张先报告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