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一生追求民主
已倾向栖霞乡师,但看到戴季陶等人反应强烈,便把此事推给了内政部长薛笃弼,由他做最后定夺。寂然法师从国民党高层获悉了此事,所以就有了这次谈话。
其实寂然法师没有说出来的另一层意思是,日本全面侵华在即,东北三省已经沦陷,南京作为当时中国的首都,肯定是战略打击目标,而南京人口甚众,一旦受到攻击,必定会有大量的难民流离失所,作为出家人应该为此做些工作。而收容大量的难民,仅仅凭小小的栖霞寺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必须有一大片能够安置难民的土地。以冯玉祥当时的身份也不便与寂然法师议论战局,但他作为职业军人,看了栖霞山的地形,也似乎想到了什么。这是一个双方都不便触及的问题,但又都在不言中。
冯玉祥将军来过的第三天下午,内政部的一名办事人员乘车来到了栖霞寺。将该部对黄质夫申请报告书的批复函复制件交给了寂然法师。此函明确表示“争地产事件,经部办公会议研究,拟同意维持现状,栖霞乡师必须退出有争议地区。损坏围墙,应由校方修理……”很显然,冯玉祥将军回城后找了薛笃弼,讲述了他的理由,而薛笃弼支持了老上司的建议。后来这段往事还被载入了《栖霞县志》等地方史料中。
果然不出寂然法师和冯将军所料,此后不久南京城遭到了日军的攻击,日军的暴行造成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而此时的栖霞寺,正因为有了这一片土地,才得以收容了两万多名难民。
白沙募捐
在抗日战争困难时期,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为募集抗日经费而奔走呼号。1943年他赴四川20多个县市卖字、卖画、演讲、游说,动员各阶层捐资献物。那年的3月,冯玉祥在江津县(今重庆市辖)的工厂、学校、机关、商会、教堂作了一场场情真意切、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听众,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踊跃解囊支援抗战。特别是3月15日傍晚在白沙镇的演讲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白沙镇位于长江畔,距江津县城45公里。那天,冯玉祥和夫人李德全乘坐小轮船从江津逆水行驶,于傍晚时分抵白沙镇码头,在江津县县长肖烈(四川宜宾县人)和夫人郑玉冰,江津国立九中校长邵建工、顾仿百等陪同下来到镇公所。稍事休息,吃过简单的饭菜(一饭、一菜、一汤)后,冯玉祥和大家一起步入镇公所礼堂。没有寒暄客套,开门见山就讲抗战形势,不虚不浮,实实在在,听众心悦诚服。冯玉祥突然刹住话头,问:“怎样才能把日本鬼子赶走?”自答:“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中的每一分子,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抗战。”校长、士绅们恭听着,礼堂内寂静安然。冯玉祥激昂亢奋地讲道:“德国打苏联,打到斯大林格勒。苏联危急万分,于是发起献金运动。在3个月又21天里,苏联人民献出七十万万四千万。斯大林拿这笔钱买了飞机、大炮、坦克,就把德国鬼子赶走了!”冯玉祥停了停,注视着听众,提高音调说:“苏联是一万万七千万人,我们是四万万五千万人。如果按苏联的比例献金,是二百万万。用这笔钱可以买两万架飞机、两万辆坦克以及其他军需物资,就可以把日本鬼子连轰带推赶出中国去!”听众击响阵阵掌声。
趁大家兴奋难抑、激情洋溢之时,冯玉祥喝了几口白开水,清清嗓子继续说:“节约献金,是当前一项最重要的救国工作,希望诸位本着唤起民众之旨,深入学校和民间大声疾呼——为救我们国家多多努力!”经久不息的掌声,震响会场内外。被热情与激情感动了的冯玉祥兴致愈高,精神愈振,把本来可以结束的演讲推向高潮。他声情并茂地说:“在座有许多大、中学校的校长,我向你们讲一段教师献金抗日的动人事迹。前几天,我在县城北岸国立九中作抗战募捐演讲。讲话结束时,女教师于翔九当即把手上的金戒指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