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沸腾的红土地
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凭吊了这位同乡的在京故居,并写下了《燕京吊袁督师》一诗。“黄沙白雾皂雕旗,独赖孤臣两臂挥。热血作书招死士,裹疮临战立重围。遂令汉卒闻笳奋,共扫妖氛奏凯归。劳苦功高谁得似,中山何事谤书飞。”

    自那时起,他就立下了这样一个志向,有朝一日,像袁督师那样,竭尽所能,不计诽谤,为国效忠。

    第二年(1644年)的三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入京城,张家玉被捉。

    大顺军对这位“夙有清名”的大明官员相当客气,不仅没有将他纳入“追赃助饷”的黑名单,反而热情地邀请他“弃明投顺”,为新兴的大顺朝服务。

    但家玉同志就是如此地不识时务,不但不降,反而搞起了绝食斗争。

    绝食七日后,对他敬佩有加的大顺政府决定“网开一面”,放掉了这位耿气的“不合作者”。

    被放后的他,知道自已在京已无所作为,就直接回到家乡静观其变。

    弘光朝建立后,被人诬告犯有“投敌叛国罪”的他,被锁拿进京(南京)。

    幸亏有人,拿出充分证据证明其清白,张家玉最终才被“免于刑事处分”,无罪释放。

    弘光朝覆灭后,张家玉积极参与了“拥唐运动”,并在后来建立的隆武政权中,任翰林院侍讲,兼理吏、户、礼三科事。

    不久,他被下派到郑彩军中,担任“政委”(监军)。

    但郑彩阳奉阴违的做法让他认识到:依靠军阀建国,等于沙上筑塔。

    明白了这一点,他立刻弘扬“知行合一”的精神,自己着手组建了一支小小的武装部队——武兴营新军。

    在隆武帝汀洲遇害后,无粮无饷的他,一度对时局悲观失望,解散了新军,仅带了一部分骨干返回家乡。

    道滘的胜利,让他在大发感叹的同时,也看到了希望。

    他马上派出手下的参将陈登云,赶往道滘联络。

    道滘义军头领莫子元、叶如日见这位名扬海内外的人士主动联络,异常高兴,他们马上派出战船,把张家玉所带的兵马及家眷等接到道滘,共商抗清大计。

    张家玉的资历、名望、能力,使他一来就变成了这个抗清基地的“实际领袖”。

    在他的主持下,道滘迅速完成了以下四项工作:

    1、修泥城。

    张家玉根据道滘的地形特点,提出一个“经济实惠,即刻可行”的工事修造方案——筑泥城。经过数千人热火朝天地加班加点,泥城在一夜之间便奇迹般地矗立在这块红土地上。

    泥城内,坑道交错,陷阱、火炮、地雷依点设置,环环相扣,完全成了一个“绞肉机”式的堡垒工事。

    2、整军队。

    张家玉对这支来自四村八乡,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义军,申明约束,整顿军容,严肃军纪,使义军做到真为国、不忧民,取得当地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在此基础上,他选出精壮骁勇的五千人,组成了“突击部队”,作为攻防作战的主力。

    3、举义旗。

    1647年3月4日,张家玉正式树起义旗,表示“弹丸之地”的小道滘将与“庞然巨兽”的大清国决战到底,并热忱欢迎华夏大地上,一切不愿作亡国奴的人民,加入到道滘的“反抗阵营”中来。

    4、取东莞。

    为将抵抗事业做大做强,张家玉并不死守道滘。他邀请博罗县的举人韩如琰,作为自已新的合作伙伴。约其从陆路进军,自己则率“突击部队”从水路接应,直取东莞。

    双方于3月14日,发起水陆夹攻,当日就拿下东莞,活捉清朝新任命的“伪知县”。

    张家玉四个快速而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明那些事儿简介 >南明那些事儿目录 > 第二十三章 沸腾的红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