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周易·系辞下》(节选)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后,温家宝总理应大会邀请,会见了中外记者并回答有关提问。针对中央电视台记者关于2003年的“非典”以及对2004年的工作展望等问题,温总理首先肯定了抗击‘非典’取得的成绩,接着说:“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经验、教训和启示。对今年的工作,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要有忧患意识,看到前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温总理在上文中提到的“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出自《周易·系辞下》,对于这句话的含义,孔颖达《周易正义》曰:“‘危者,安其位者也’,言所以今有倾危者,由往前安乐于其位,自以为安,不有畏慎,故致今日危也。‘亡者,保其存’者,所以今日灭亡者,由往前保有其存,恒以为存,不有忧惧,故今致灭危也。‘乱者,有其治’者,所以今有祸乱者,由往前自恃有其治理也,谓恒以为治,不有忧虑,故今致祸乱也。是故君子今虽复安,心恒不忘倾危之事;国之虽存,心恒不忘灭亡之事;政之虽治,心恒不忘祸乱之事。”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就是说:处境危殆的正是那些自恃地位安稳的人,遭遇灭亡的正是那些自恃保持生存的人,陷入祸乱的正是那些自恃拥有太平治世的人。所以君子在安稳的时候不忘记危殆,在生存的时候不忘记灭亡,在太平治世的时候不忘记祸乱,这样就会自身平安而国家可保了。
这一思想是周易中多个辩证思想的一种,充分地表现了这部古老著作的治世智慧。“安、危”、“存、亡”、“治、乱”都是互相对立、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安”、“存”、“治”中,包含着“危”、“亡”、“乱”的因素。它明确地告诫天下所有统治者:安全时,不要忘记危险的存在;顺利时,不要忘记有灭亡的可能;社会安定时,不要忘记何以会天下大乱。“居安思危”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善于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中主动寻找危险的苗头,随时警惕危难的征兆。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小到每一个人的生存、发展,“居安思危”都是一种必须具备的潜在素质。这种素质可以使一个国家不断走向强大,使一个社会日益进步,使一个民族保持长久兴旺,使每一个人永远保持乐观向上之精神,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对上古时代先民们普遍智慧的总结。我们的祖先很久以前就已经懂得安危相继的道理。《尚书·说命》中就有“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说法。到了后世其影响则更大。东汉马融在上邓太后的《广成颂》中提出“盖安不忘危,治不忘乱,道在乎兹,斯固帝王之所以曜神武而折遐冲者也”的主张,旨在反对当时的俗儒们提出的“文德可兴,武功宜废”,“寝蒐狩之礼,息战陈(阵)之法”的建议(《后汉书·马融列传》)。据《贞观政要·慎终》记载,太宗也经常对大臣说:“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而魏征也经常进谏太宗:“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新唐书·魏征传》)《宋史·张昭传》亦载张昭向明宗上疏云:“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先儒之丕训。”元代中统二年(1261),李昶进谏忽必烈时也说:“患难所以存儆戒,祸乱将以开圣明,伏愿日新其德,虽休勿休,战胜不矜,功成不有,和辑宗亲,抚绥将士,增修庶政,选用百官,俭以